.

超大特大城市,如何成为活力宜居新家园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701948.html

①市民在厦门市湖里区一处“口袋公园”游玩。新华社发

②在上海外滩,遥望浦东陆家嘴景色。新华社发

③贵州贵阳,改造过后的“青云市集”亮相。新华社发

④游客在广州塔顶的户外平台,观赏城市景色。新华社发

编者按

城,所以盛民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本期特推出研究报告,盘点10年来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成绩、为其未来走向“把脉”建言,以期助力城市发展、福泽广大人民。

城市综合能级决定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

为全面了解年—年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发展趋势和特色亮点,课题组开展线上线下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当前应顺应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从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等维度全面推进新型超大特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其综合能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看现状超大特大城市十年发展成就卓著

“真是焕然一新。”成都金牛区枣子巷的新面貌,引得附近居民赞不绝口。以往这一带坑坑洼洼、遍布违章搭建;现在,通过城市更新,成为全成都按照公园城市街道要求打造的示范街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年2月,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布,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为特色的街区——思南公馆入选。在“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城市更新原则下,思南公馆历经10年保护,又经过10余年创新运营,形成了思南读书会、思南纪实空间等一批品牌项目,每年余场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公共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逐渐成为承载人口经济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成效显著。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过去1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迅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已形成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等7座超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等14座特大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等19个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大幅增长、人口显著增加、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过去10年,城市群得到迅猛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达27.6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2.36亿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0.87亿人;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达9.6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1.1亿人。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在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2位,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第2位)、北京(第3位)、上海(第8位)表现突出。

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10年来,通过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年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基础上,全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发展,如深圳通过最具市场敏锐度的企业优胜劣汰,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成都明确提出布局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和新生活等五大新赛道,通过培育新赛手、建设新赛场,努力推动城市转型突围、换道超车。

城市有机体理念深入人心,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过去10年,城市有机体理念引领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场景治理成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重要路径。如杭州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打造以社区为切入点的杭州城市大脑2.0;上海浦东重点推行10类57个整合场景的治理;成都以“场景营城”为抓手,推动实现从“城市场景”到“场景城市”的升级,探索形成新经济应用场景、消费场景、社区场景、公园场景等行动方案与实践机制。

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超大特大城市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拥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需要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激发活力。过去10年来,超大特大城市积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推动“旧城改造”转向“城市更新”,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如北京首钢工业园借助北京冬奥会,实现工业风貌与奥运元素的完美结合;上海全力推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建设,贯通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和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成都保留“成都味”并焕新老旧区域,如将成都机车车辆厂打造成为以工业遗产保护+TOD开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为触媒的共享微城市。

看世界全球城市版图变动不居

伦敦“硅环”、纽约“硅巷”、波士顿肯德尔广场……在“科技回归都市”“年轻人回归城市中心”的浪潮中,世界各大城市兴起许多创新街区,且更加注重生态、生活等维度的支撑功能建设。

进入21世纪,新加坡提出“文艺复兴城市规划”,特别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完成了从“文化沙漠”到“文化之都”的蝶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引发新一轮的全球功能中心转移,以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为表征的大城市竞争,推动世界城市版图发生新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为大城市竞争的“主次易位”带来契机。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我国出现新一批全球配置资源、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治理的超大特大城市打开了窗口。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生产生活方式颠覆性变革,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的主导力量。诸多发达国家城市都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