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随处可见的小吃,长大后都躲起来了,就好像躲猫猫的游戏我们从小玩到大一样。
虽然我们现在吃的选择变多了,但总会想追寻儿时的味道,那是我们的记忆。然而推着车子卖小吃的叔叔婶婶、嗲嗲娭毑也不是在哪都能遇上,卖炒货小吃的店面更是越来越稀少,在城市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他们好像渐渐被淘汰。
这里是挖长沙第七期,我把我曾经执着于在城市里寻找的小吃列了出来,如果大家还记得其他小吃或者还知道其他地址,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每早一碗百粒圆,神神气气一整天。小时候外婆最爱做的早餐,除了粉之外,就是百粒圆了。白白圆圆的,在热气里泛着光芒,“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对它最好的诠释了。
百粒圆和酸菜是一对老搭档,小时候和外婆去菜市场,会有好几个卖百粒圆的摊子,如今也难得见到了。
还是有很多早餐店在做百粒圆,除此之外,比较有名的还有文和友里面的下河街百粒圆和华南小吃。
天心区海信广场超级文和友下河街百粒圆
天心区登仁街社区黎家坡巷号满姨老三样
开福区蔡锷北路55号华南小吃
开福区新河综合市场有限公司东侧场内27号门面
开福区潮宗街号湘识小吃
冻米糖这个词在很多湖南人,尤其是浏阳人眼里,代表的就是年味。临近春节的时候,某家在做冻米糖,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冻米糖的主要食材是米,大米、红米甚至玉米,也有用花生、芝麻做主材料的,不管哪种食材为主,都很香脆,且连吃好几块也不会很腻,只是比较胀肚子。
现在冻米糖在浏阳的一些炒货店依然有卖,我知道一个新奇的地方:笨萝卜!作为典型浏阳菜馆,当然有浏阳年货啦。
笨萝卜浏阳菜馆各门店:
芙蓉区育英街14号
天心区西牌楼太平市集2楼
岳麓区东塘社区综合大楼1层
雨花区麻园巷四区38栋
雨花区永祥小区e6栋
雨花区沙湾路四区13栋
学生时期,每到下午最后一节课,最期盼的是放学,是吃学校门口2块钱一个的武大郎烧饼,零花钱多的话,还要加个里脊肉。
把特制的肉酱刷在已经成型的饼上,再把煎好的鸡蛋和火腿放在饼上,用夹子把饼折一下装进纸袋子里,就可以从学校一路吃回家了。
在外地读完大学回来,我惊讶地发现,武大郎烧饼摊已经越来越少了,连很多学校门口都是煎饼果子代替了武大郎烧饼。为了找回记忆里的味道,我逛遍了五一广场、几乎每个大学城,终于找到了几家!
芙蓉区农大路1号湖南农业大学内
芙蓉区扬帆小区e14栋4单元附近
开福区长青路8号中国黄金附近流动摊位
开福区湘江中路地铁站3号口出来流动摊位
岳麓区天马一路天马小区流动摊位白天不在
雨花区湖南高桥汽配城
对于很多长沙人来说,刮凉粉简直就是小时候的最爱。
现在外面卖刮凉粉的也越来越少的,多的是凉皮凉面。刮凉粉对于夏季特别长的长沙来说,实在是特别适配的一款小吃,调料特多,麻酱、腐乳酱、肉酱、黄瓜丝、萝卜干、花生米等等等等。
天心区太平街号太傅膳房对面巷子王嗲刮凉粉
天心区南门口清泰祠巷14号邹记凉面
天心区学院巷35号鑫源小吃
开福区蔡锷北路55号华南小吃
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比如泡泡果、空心帮、米花棒、米棍等等。
小时候最喜欢把几根米炮筒套在手上,每根手指轮流咬,又快乐又好吃,根本停不下来,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吃一下午。
比起其他的小吃,米炮筒如今可以称得上罕见了,连一些炒货店也卖得少了。
我跑了很多家炒货店也没能找到,希望知道的小伙伴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下线索~
又是一个儿时的香甜记忆。小时候,几乎每家每户的老人都会有这门手艺,过年前储藏在一个桶里当年货。
很多地方对兰花根也有不同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猫屎坨坨,嚼起来嘎嘣脆,也是越吃越上头的小吃,以小袋子不出一会儿就能解决掉。
很开心的是,兰花根虽然在街头很少见到有人卖,但是出现在了一些门店里,比如沙利文、马复胜、长沙文和友、新佳宜超市等等,找起来并不困难。
不是枣子的雪枣,小时候还好奇的问妈妈,雪枣是什么品种的枣子,其实它是糯米做的。
味道甜甜的,外面裹着的粉也很甜,吃的时候贼爱舔,很容易吃到嘴巴周围一圈的糖,咬起来是酥脆的,一个吃完就很容易满足了。
雪枣也是我们小时候爱吃的年货之一,后来因为爸妈觉得糖份太高了,就不太买了,长大之后偶尔还是会嘴馋一下,想再吃一下儿时的味道。雪枣在现在很多中式糕点店都还有买,比如沙利文、三吉斋、马复胜、九如斋。
现在回想起来,它有点像一场小“赌博”,小时候,我每次递给师傅5毛钱后,都希望自己能转到龙,却从来都没成功过。不过,整个过程还是很快乐的。
师傅用以勺作笔,以糖代墨,以石板为纸,作起画来游刃有余,不一会儿的功夫,在麦芽糖的香气里,一个形象小动物就出来了。
如今街头很少见到这样的手艺人,不过,还是被我在火宫殿发现了一位师傅,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探索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挖长沙的全部内容,在做这一期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多感慨的,希望儿时吃的手工小吃,都能一直被人记得,一直有人传承,成为每一代人的记忆。
不知道大家记忆里的小吃有些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