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天都烂掉几千斤,产地无路可销,果商拼命压价,果农太苦了
每年的秋季,市场上最畅销的水果一定有冬枣的一席之地,毕竟每年都只有这个季节才吃得到冬枣。记得第一次吃冬枣的时候,着实被它那脆甜的口感惊艳了一下,颠覆了笔者对于枣的认识,从此之后每年都会买来吃。以前的冬枣都挺贵的,十几块钱一斤,这两年不知道为什么,冬枣的价格便宜不少。
对于果农来说,冬枣是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以前冬枣行情好的时候,根本就不愁卖。但是今年山东沾化的冬枣却遭遇了无路可销的情况,根据当地新闻,这些天沾化还有几千万斤冬枣滞销,很多果农家里都有几万斤的枣卖不出去,每个村镇加起来每天有几千斤的枣烂掉,果农心急如焚。
山东沾化冬枣是非常知名的冬枣,和陕西大荔冬枣的名气不相上下。为何这么好枣今年会滞销呢?据悉,近些年来冬枣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能过剩,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冬枣。
而且除了传统的冬枣产区,北方各地都有种植冬枣的农户,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会发现今年的冬枣比以往上市的时间要早很多,那是因为河南、陕西等地的大棚冬枣成熟得早,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一轮。
而沾化冬枣成熟得晚,十一过后才开始采摘,失去了先机,价格也被压制得很惨,卖不出高价。
果农们的冬枣都是从树上一颗颗摘下来的,果园都得雇人采摘。现在市场上的人工费很贵,雇人采摘一天的工钱要元一天,而冬枣的销售价却很低,品级好的冬枣只卖2块5毛一斤,果商还拼命压价。
果商们以各种理由来压价,枣子太红了,枣子太小了,枣子太大了等都是压价的理由。有些果农舍不得贱卖,强撑一两天后还是低价卖了。果农太苦了,辛辛苦苦种一年枣,也许连工钱都挣不回来。
能卖掉的还算好的,更多的果农每天守着家里的冬枣,眼睁睁看着这些枣烂掉,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为了保住一部分冬枣,每天还要将快烂掉的枣捡出来扔掉,外面都不知道扔了多少烂枣了。
还有一部分果农因为请不起工人,还有大量的冬枣挂在树上没有摘,再过个几天,没摘的冬枣也要烂了。枣是好枣,可是如今的市场不像以前,收购商一来,卖掉就完事。现在冬枣市场的竞争太大,各地的冬枣不管好的坏的,纷纷提前抢占市场,晚熟的沾化冬枣该怎么办?
冬枣滞销的这些村镇,很多村民都是老年人,不会用互联网销售,山里的路也不好走,每年都是靠收购商。主要也还是冬枣的产量太大,靠互联网一箱一箱的卖几千万斤冬枣不现实,烂的比卖得快。今年的行情这么差,不知道明年情况会好点吗?现在当地有一些爱心人士在帮忙销售,如果有想买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当地,帮助果农度过这一难关。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沾化冬枣吗?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欢迎留言交流,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