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山城独有的特色建筑之一,同时,它也被选为重庆的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为什么它能够获得如此特殊的荣誉?在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重庆游品将在此为大家进行解读。
先来看一下人民大礼堂的建筑规模,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核心位置——人民广场,在广场对面,就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两座建筑都显得宏伟而高大。
人民大礼堂占地约有6.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包括了主礼堂、东楼、南楼、北楼几个主要的部分。
其中的礼堂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部分,因为已经对市民开放,所以这里除了举行一些重要会议,平时还会用于商业演出。
能够在这里观看演出或者进行表演,对于观众和表演者来说,都会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与此同时,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也被评定为了国家4A级景区,市民如果想要进入内部参观,需要购买10元/人的门票。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人民大礼堂,或许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如此,因为人民大礼堂结合了北京天安门以及天坛这两者的设计元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造出了大家目前所见到的风格。
不管是整体的配色还是各种仿古的设计,都透露出浓烈的中国元素,非常具有辨识度。同时,因为人民大礼堂所处的位置非常开阔,站在对面的三峡博物馆门前,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观赏效果。
在人民大礼堂的影响之下,周边的道路也都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同时,未来这整个片区还将会建成传统风貌区,让整体的人文景观得到一次提升。
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人民大礼堂,那么关于它的历史就是必须要知道的。
人民大礼堂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如此体量的建筑,即便是在当下,也不容小觑,而将时间回拨到近70年前,它就是一项特别伟大的奇迹了。
据说,当初为了修建人民大礼堂,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平整马鞍山,修整好地块之后才顺利动工。在人民大礼堂的修建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技术难题。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主礼堂的穹顶。这一穹顶的跨度达到了48米,使用传统的木质结构是很难完成的。但是,穹顶作为必不可少的部件,必须完成。
最终,使用网架钢结构实现了穹顶的搭建。也因为这样,人民大礼堂创造了历史纪录,成为当时亚洲跨度最大的钢结构、砖木和混凝土结合的混合建筑。
即便如此,人民大礼堂从年6月开始动工,一直到年4月完工,前后也只花费了不到3年的时间。
人民大礼堂,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它建成之后,也经历了逐渐开放的过程。先后将围墙拆除,扩建了人民广场,成为了文旅地标。
在人民大礼堂周围,环绕着一圈非常有意思的道路,它们的名字颇为奇妙——枣子岚垭、蒲草田、学田湾。真的很佩服取名的人,能够想到这样的名字。
虽然都是重庆的老旧社区,但是经过全新的打造之后,显得特别有味道。在大家游览完人民大礼堂之后,去周边的社区里看一看,也会有不错的体验。很多重庆特色美食,也都是藏在这些居民楼里的。
大家对于人民大礼堂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如果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到人民大礼堂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