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树林子有枣吃

枣树林子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枣子,枣子成熟的季节在中秋,也是吃月饼的时候。

枣树林子不大,只是两排枣树,生长在坟地边上。

枣树林子这边是一户人家,那边就是坟地。

或许因为人多的缘故,这户人家只能在坟地边上盖房子了。

那个年月不实行计划生育,这家人一生就生了五六个孩子。孩子从小就会到枣树林子找枣吃,小孩子在地下找掉了的红枣,大点的孩子能爬到枣树上摘枣子吃。

风吹过来,枣树叶子沙沙响。

树下的孩子捡了红红的枣子,不管上面有没有蚂蚁,拿起来,用手摩挲一下就放到嘴里,一咬,有点软,甚至有点腐败的气息,但早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枣子的甘甜和特有的香味已经麻醉了他们饥饿的嘴巴,咀嚼几下就咽了进去。

树上的孩子摇晃树,那些成熟的枣子掉了下来。同时掉下来的还有几个绿色的蛆,像是冰蚕。

树下的孩子赶忙捡枣子,扔在嘴里,装在兜里,等着树上的孩子下来,一起吃。

还有孩子爬到房上、墙头上,伸手摘那些缀满枝头并把树枝压弯的枣子,装了满满两口袋,下来的时候,还有好几个从兜里滚出来,掉在地上。

宋代李曾伯写词《水调歌头·枣颊上秋色》中写道:“枣颊上秋色,朔漠寇南来。”虽然在写打仗,但写枣的脸颊抹上了秋天的颜色,却是很美的。枣子从枣花开始,慢慢长成小米粒大的枣子,再长到绿豆粒大,长到黄豆粒大,长到手指肚大,秋天就来了。风凉了,阳光却热烈起来,无遮无拦照下来,给枣子镀上一层红色,就像喝醉了人的脸,酡红一片,鲜艳可人。

等枣子长到大人大脚趾肚大的时候就成熟了。有那心急的孩子,不等到枣子成熟就要吃几个。那些年月,人们都吃不饱,枣子也就可以当成粮食吃。摘下来生吃,煮了吃,蒸着吃都行,吃不了的就要放到房上晒干了,到冬天的时候放在饭里煮了吃。饭里带了枣子的味道,枣子也被煮开了,甜甜的,别有一番风味。

这家人会把一些枣子制成酒枣,等到客人来的时候当做零食来吃。具体做法就是把成熟的枣子滚了白酒,放在坛子里,盖上坛子盖,用蓖麻叶封了,外面用泥封了缝隙,放到阴凉的地方,不到一个月就腌好了。打开坛子以后,酒味扑鼻,混合了枣子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酒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枣香酒纯,营养丰富。冬天人们都猫在家里,没什么零食,就拿出几个醉枣来解馋,要是有亲戚朋友来,带着小孩子,就会得到几个醉枣,只看那醉枣通体彤红的颜色就招人喜欢,就更别提吃上几个了。

王安石在《赋枣》一诗中写道:“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把红枣比作红玉,似乎能说明王荆公对枣子的喜欢。白居易写《杏园中枣树》有诗句“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可能他看到的枣树不是好的品种吧,或者没有看到成熟枣子的酡红吧。但他说到枣子的低微身份,枣树的材质可以做轮轴,颇有一种自喻的意思。南宋的岳珂有《食枣有感二首》,其中一首写道:“百果随时效岁功,枣槃亦复荐年丰。柔柯低带随风绿,纂实骈随映日红。闻说桃梨堪絜大,颇怀齐鲁久为戎。忧时把玩还惊叹,莫咏豳风咏北风。”枣子成熟也是要迎合季节特点的,当然会让人感伤了。

成熟的枣子要用竹竿子打,打得树上的枣子和树叶子纷纷落下。孩子们在地上捡枣子吃,那枣子从空中落下,砸在身上不痛,砸在脑袋上会“嘣”地一声,有些疼痛了,甚至还会砸出一个疙瘩。以至于孩子跑回屋子,拿一只水瓢扣在脑袋上。一手捡那红彤彤的枣子扔进嘴里,一手捡拾还泛着点绿色的枣子扔进布袋。

树尖上的枣子由于高高在上,不会遭受竹竿的敲打,就在高处招摇,直到枣树叶子全都落光了,还会有几个干巴巴的红枣在树上挂着。

孩子们照样会到枣树林寻找落地的枣子,只要去就会有。尽管有些鸟儿会啄食树上的枣子,但并不妨碍枣子生长,也不妨碍孩子们捡枣子吃。现在,枣树林早就没有了,枣树林外面的坟地也早就夷为平地,盖上了商品房。而枣树林这边的人家也早就翻盖了房子,占了枣树林的位置。

曾经捡拾枣子的孩子们早就成了老人,儿孙满堂。但儿孙们不可能再见到枣树林,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醉枣了,更不知道在饥荒的年月里,枣子还能充饥,顶粮食吃呢!

只是,在老人的梦里,枣树林子有枣吃,一毫不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