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龙(中)与蒋国亮(左)、林宇飞(右)合影
在兴化市戴南镇孙堡村50亩的“垛田”上,有一个“百果园”。园内种植了多个新奇特水果品种,引来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品尝。“百果园”是该村51岁的徐云龙用八年时间、耗资多万元打拼建成的。5月12日,笔者在现场听到了他一个个传奇故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徐云龙14岁时就同父亲一起“玩大船”。当时他家开15吨水泥船,在浙江杭州一带装砖头,运到上海闵行,同行称他为“小师傅”。他卖过砖头、石灰、承接过交通工程、做过房地产开发商,成了村里有名的“在外能人”。
十多年前,徐云龙回家乡看望父母。一位村干部说:“云龙,你现在老板做大了,哪天也在自己村开发个新项目,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徐云龙说:“好啊,你们帮我流转一块地,我真想搞个全国一流的果园”。于是,他踏上了漫漫的“果农”之路……
从日本引进的“大秋一号”柿子树
早生贵子枣子树
求学足迹遍布国内外
为学习果树种植、栽培、嫁接等技术,他去过多个国家,历经艰辛,耗费常人难以理解承受的人力、财力、圧力与心力。在一棵已经挂果的柿子树旁,徐云龙告诉我,这是从日本引进的“大秋一号”,已经种植成功,这个品种入口即化口感鲜甜。为了取得这个品种,他专程“飞”到日本,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了种苗,学到了栽培技术。
走进“百果园”的大棚,一棵棵桔子树生长茂盛。徐云龙说,这是引进外地的新品种,与果园母本进行杂交嫁接,果子口感极好,水量丰沛,可以用吸管“吸”净里面的汁水。只见树下“埋藏”着一个纵横交错的小水管。徐云龙说,这种桔子的种植对水分要求特别高,这是用来“滴灌”的。为了学习种植技术,他专门“飞”到以色列。以色列设施农业比较先进。徐云龙在那里学习掌握了怎样在旱地里种植各种水果的各项技术要领。
白玉枇杷
当然,徐云龙也有“碰壁”的时候。为了引进加拿大的一个新品种,他走出国门,赶到那里,老外连门也没让他进。通过这次经历,他进一步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目前正在申报自己独创的栽培技术专利。
在一棵棵看似普通的桑树上,挂着有拇指大小的“桑葚”,徐云龙说,这是台湾的“长桑果”,他不但有较好的口感,而且有补血等药用功效。
在一棵挂满枇杷的树前,徐云龙说,这个品种叫“白玉”。摘下两个尚未成熟的枇杷给我品尝。尽管还是“生的”,但已是满口香甜……..园中有属于李子系列的“恐龙蛋”、“早生贵子”等果树,还具有菠萝口味的“油蟠桃”、药食两用的覆盆子、八月瓜等,令人目不暇接。
果农在梨树套袋
生态种植招招“新奇特”
徐云龙说:“百果园”里的水果为什么口感好,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一条龙”生态种植管理。走进大棚,看到的土壤貌似“豆饼”,用脚的一踢就“散开”了。这是因为用了经过发酵的羊粪、牛粪埋到地里,还有黄豆等农作物,连果实带秸秆粉碎还田,改良土质,增加土壤层中的松质度与腐殖质成分。其生态养份,能被果树的根、枝条、叶面、花朵、果子充分有效的吸收。
徐云龙在专家的指点下制作了发酵池,亲自用鱼肠子、十多种水果、红糖做原料,再加菌种、进行发酵,一年后稀释使用,作有机肥,喷洒到果树的根部与叶子上,坚持生态施肥,从而保证水果的口感、营养与健康。解决了土壤和肥料的问题。
灭虫用的“诱壶”
种植的另一桩事就是治虫了。徐云龙采用了物理治虫法,在果树间遍布挂着装着肥皂水和面粉水的“诱壶”,“诱壶”中间放置“小绿球”,“小绿球”散发出母性害虫的气味,专门吸引雄性害虫,引来“好色之徒觅色”溺亡。同时,又在果林间挂满诱导剂的粘纸,将害虫粘住。实现零化学杀虫。
百果园一直坚持人工除草,从来不用除草剂,从而保证从土壤开始,避免农药残留。采访时,正好看见一群妇女正在薅草,如此情景,已经多年没见过。
改良后的土壤
同济大学教授解读“徐云龙现象”
八年的奔波,徐云龙成了一个果品种植、嫁接等方面的专家级人才。他曾经花五年时间,寻求到适合多种果品嫁接亲活力的母本。他利用十多年树龄的母本,在一株母本树上同时嫁接橘子、柚子、橙子、柠檬、柑子等不同的水果品种。成熟时节,但见浅黄、深黄、橙黄、橘红、大红、青绿等不同色彩的水果悬挂在同一棵树上,可谓是“五彩缤纷”。
徐云龙说,这八年他耗资了多万元,直到去年开始,才有真正的上品水果面世。当时,成熟的梨子,经南通农果专家品尝、对比,称赞品质中国一流。今年的桑葚、覆盆子等已成熟采摘,品尝过的人们交口称赞。
引进台湾的长桑果
徐云龙历经6年,在国内寻找宝地,经过多重考察,已经在外省山区找到了合适种植生态苹果的基地,与当地果农合作,根据徐云龙提供的苹果嫁接要求、严格从选苗、生态施肥、物理治虫、人工除草等管理模式进行推广种植,并全部回收经营。
去年、今年已有产品批量投入市场。“百果园”的生态苹果正在走向上海、浙江等高端市场。就在我们采访的时候,巧遇上海同济大学蒋国亮教授,蒋教授是同济大学现代村镇设计研究所研究员。他给我们解读了这种“徐云龙现象”:“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商人跨界当‘果农’,用实践验证了生态的魅力。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挚爱,全身心的投入就是最好的老师。”
蒋国亮解读“徐云龙”现象
慕名而来的上海宇菲贸易公司总经理林宇飞说:“我听朋友介绍,戴南有人种植天然生态水果,特地从上海开车来到孙堡村百果园,观赏品尝之余,为之惊叹。近五年,林总走遍全国的水果种植基地,参观了不少于上万家水果园,像徐总这么种水果的尚属首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都以为是在故事或小说里的情节里。接下来,我希望同徐总好好合作,将徐总的生态水果推销至上海市场,让上海市民分享到真正绿色健康、营养丰富、口感一流、品质优异的高端水果。5月12日下午,林宇飞回到上海,请朋友们吃了他带回去的生态苹果,13日他又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