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练习含解

一、(海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2分)

秋的文章

刘成章

①秋风起了的时候,燠热的酷暑隐退,黄土高原的广阔天空清清爽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白云悠悠。像有什么东西在远天闪现,先是缥缥缈缈,不可捉摸;接着有了影子,有了起伏,有了节奏,一声一声地明朗起来清晰起来——那是大雁的歌。呵,高高的天空,大雁飞过,“一”字“人”字飞过。

②“一”是汉字,“人”也是汉字,那是仓颉创造的字,那是我们辈辈先人用过的字,那是我们字典里总是印着的字,那是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会认会写的字。“一”和“人”,那两个饱含沧桑的字,擦着蓝天,唱着高亢明快的歌,在白云里向南方飞去。

③“一”是什么?“一”是地平线,“一”是大地,“一”是一切物事的初始,有“一”才会有五洲万象。“人”呢,有灵魂,有意志,你看他,总是张腿站立,目光炯炯,神情专注,世世代代地为了生存为了幸福迎接挑战。

④字形忽然变幻起来,那是书圣王羲之在运笔,底气浮漾,力道遒劲。笔锋上是大雁的翅羽挟着风声,墨迹渗着大自然的风韵。王羲之的笔下,是蓝天,是白云,是生命如歌似梦的演绎。

⑤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秋的黄土高原脉络纵横,纷乱复杂。赤橙黄绿青蓝紫,软硬香辣横竖斜,各种颜色、各种味道、各种气韵、各种声息、各种姿态和各种果实,都经过了一春一夏的成长和韬晦,现在都不甘寂寞了,都显示出了强烈的表现欲。它们都想说些什么,唱些什么,争论些什么,压倒些什么,夸耀些什么,畅想些什么。它们都是有实力的角色,都有点君临天下的气度。

⑥面对这一切,闭着眼睛默默想,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写在地上的,但地上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法了,还有怀素的,颜真卿的,柳公权的,黄庭坚的,于右任的,鲁迅的,舒同的,赵朴初的,欧阳中石的,但书法上的字掉下来到处游移,它们混在一起,叠压在一起,千笔万画有如密林里树枝的交错,乱人眼目,无从赏鉴。

⑦咳,是乱了。

⑧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忙果欲落,闲枝想舞,玉米棒子没有牙刷也想刷刷它着实可观的牙,显摆显摆,一只红狐跳了两跳,枯黄的向日葵回忆着青春。有人在石头边给收割机加油,婆姨爬上断墙不知在摘啥。还有些牵牛花刚刚钻出土来,它们误以为现在还是春天,兴高采烈地努力生长,准备开上几个月的鲜艳花朵。挑水的汉子忙里偷闲地往那里瞅了几眼,好像在嘲笑,又好像在品味。芝麻地里蝴蝶喝露水,露水珠里有它的影子。好多庄稼都低垂着头颅,似乎在请罪。错矣!它们籽粒又多又饱满的低头姿态,是大丰收的表现!老了的韭菜连驴也不理,好不哀伤。北漂回来的青年不太会干农活,穿着雪白的衬衣,鞋是名牌,说要去买些扎捆谷物的绳子。他边走边看手机,不料,被割下的几捆子荞麦绊得跌到一汪牲口尿里了。唉!白衬衣弄得臊气难闻,怎么上街?唉唉唉!

⑨有的成熟,有的颓败;有的高挺,有的倒下;有的还在,有的却不见了。

⑩面貌乱了,色彩乱了,序列乱了。

眼前的景象乱哄哄的,很有点       。

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它立意高远,内容青翠;行文上,谷子一层,糜子一层,玉米一层,高粱一层,向日葵一层,而且谷子糜子玉米高粱向日葵内部还分着细微的层次,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真是有条不紊,眉目清楚,读起来非常舒服。可是现在,这文章就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哎哟,的确很乱很乱了。

太阳的热汗有时还在冒,风的赤膊却穿上了衫子,说凉了凉了都加点衣服吧。土里的洋芋如一窝汉字拱破地皮,怕大家说它们出来得太早了,慌里慌张,前言不搭后语,而左近却无人,一个都没有,只飞过一些想偷吃的麻雀。谷子糜子玉米向日葵们都熟成了金子。一亩大白菜依然我行我素,固执地不肯脱下白绿搭配的长裙,声言春天还在身边。高粱地最是引人瞩目,几万面红旗飘飘,秋日照射下,竟像火般漫延,火焰都快把地皮把稿纸烧着了。突然间,文章中糜子那节被割倒一片,一行一行飘香的字词都被放在地上,扎成了捆子。字词的茬子带着残留的丝丝干叶,缩在巨大的壑口里,白得刺眼。谷子的段落也被一句一句地放倒了,形成了空缺、少行、断片,谷地变得壑壑牙牙,少东没西。路上,一个牵驴的姑娘边走边望,对这样的残缺那样的破损露出了笑容,颇为欣赏。

那边厢,男童似的,女童似的,一亩黄豆喊叫着它们也熟了,真的熟了,南瓜也帮腔说很熟很熟异常地熟,豆豆们就更加自信了,有的喊着喊着就从豆荚里蹦出来了,不懂什么叫作沉稳,这些碎怂娃娃们!下沟里有人急急蹚河,水声哗里哗啦的。羊在两块石头前吃草。山畔上的好枣子打下一摊,美死了甜死了那山畔上的一切。林带的背后老一声,少一声,蛐蛐五声牛两声,众声喧啸纷杂。运送谷物的汽车有好几辆,一个车轱辘不幸爆裂了,看起来很有几分悲壮;崖底,有人从红火尚存的灰烬里拿出烤红薯,那红薯热气袅袅,俨然炫耀着它的二次成熟。

这是秋的文章吗?

当然是,是黄土高原上的秋的文章。

短短几天,成熟了的庄稼地不再规整,而是色彩驳杂,结构松散,缺三少四,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横七竖八,乱得一塌糊涂。这情状就像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批评的那样,“黄钟与瓦釜并陈,春穠与秋枯并出,杂乱无章,刺眯人目者,非文也”。

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变化的季节,流转的季节,眼花缭乱的季节,秋的文章愈乱愈好!秋的文章总在删节着,斧削着,大剪大裁,成亩成亩地往下割刈,也在不断地追求着精美。

秋的文章可上典籍。

秋的文章总能让人欢喜,也总能让人激动得落泪。

(有删改)

1.下列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

A.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

B.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

C.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

D.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

1.B

2.下列对本文语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用黄土高原上一组组物象景观、一连串事态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收获季节的大地风貌和人们的喜悦之情。这种铺排手法在《木兰诗》中也有使用。

B.作者描写天空中的雁阵、田野里的庄稼以及辛勤劳作的汉子、手忙脚乱的小伙儿,不惜笔墨,细致入微;议论、抒情则惜墨如金,画龙点睛。

C.作者将秋天黄土高原的大地比成一篇立意高远、内容青翠、有条不紊、眉目清楚的好文章,形象地描绘出田野上一派喧嚣纷杂、欣欣向荣的景象。

D.作者运用生动鲜活的口语和饱含着生活气息的方言,表现了富有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景象,语言和内容相得益彰,文质兼美,独具韵味。

2.C

3.本文用语讲究,用词精妙。请根据文意,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文中第

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①五彩斑斓 ②光怪陆离 ③零乱不堪

答:

3.答案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这一成语准确形象地概括了黄土高原丰收季节的奇异景象:既体现出黄土高原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繁杂色彩,又表现出其参差错落、杂乱无章的风貌。

4.文章开篇多次写到“一”字“人”字,绘形传神,请根据文章内容解说“一”字“人”字所传之“神”。(6分)

答:

4.答案 ①“一”字“人”字描写大雁在天空中向前飞翔、奋进高歌的姿态,表现出大雁虽饱尝艰辛却奋力追求幸福的品格。②“一”字“人”字是汉字中最古老、最常见、最常用的字,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创造力,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③“一”字像地平线(像大地),是一切物事的初始,“人”有灵魂、有意志、顶天立地,它们共同体现了人在大地上迎接挑战、创造幸福生活的执着顽强、坚定乐观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5.黄土高原“秋的文章”杂乱无章,作者却说“秋的文章可上典籍”,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答:

5.答案 ①“秋的文章”表现了大地丰收的景象,展现了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图景。②“秋的文章”由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创作,蕴含着劳动者的创造智慧。③“秋的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迎接挑战、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④“秋的文章”具有激励、鼓舞人心的力量,值得被记载传承。(意思对即可)

二、(东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3分)

小说的丛林

①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因为人在那里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②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因为林中枝叶“窸窣——”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狍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我春天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心。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着,很感恩的样子,这时我就有一种满足感。夏天时我们去河边洗衣服刷鞋子,常常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草丛或柳树丛上,就去林中采野果吃去了。都柿、草莓、水葡萄、马林果,红的紫的,熟的不熟的,全往嘴里填,浆果在此时成了最好的口红。到了秋天,大人孩子都爱往林中钻,我们在五彩的落叶中采榛子、蘑菇,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就有“好嚼儿”了。不要以为到了冬天,林中就没有美味,扒拉开向阳山坡的积雪,可找到未被采摘的红豆,雪中的红豆味道极好,酸甜,有点淡淡的酒味。还有,你可以划开桦树皮,舔舐桦树皮里清香微甜的汁液。守着大山,对贪吃的我来说,就是守着一个零食铺,嘴上是亏不着的。

③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百合、芍药、绣线菊、马莲花、忘忧草,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家,我们也不讲究养花的容器,酒瓶、罐头瓶、咸菜坛、猪食槽,都可栽花,它们在暗淡的屋子里,照亮我们的梦。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

④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那些人大概是为了宣示自己作为生命的强大存在吧,喜欢大声说话。又因为寒冷的缘故吧,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些人物的特征,在我的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我首先熟悉的是家中的人,父母、姐弟、姥姥、姥爷、爷爷、叔叔、姨舅,在我爱上小说以后,他们以不同方式,隐身而入,也许只是一声叹息,或是个背影。除了亲人,我还熟悉了邻居,小镇的人和小镇以外的人,他们更是为我塑造人物,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原型。

⑤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比如通人性的狗、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美丽的鸭子、坚韧的驯鹿、铺天盖地的麻雀、像守夜人一样的乌鸦以及千姿百态的鱼。它们在多年后潜入我的小说,这些动物不会说话,但我在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了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它们的眼泪,所以它们在我小说中留下了“话语”。

⑥不能忘怀的,还有园田的果蔬,那带着妖娆花纹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碧绿的菠菜和生菜、金灿灿的玉米、多汁的角瓜、甘甜的倭瓜,还有绕着它们飞舞的蜜蜂、蝴蝶和蜻蜓。它们装点餐桌的同时,也装点我儿时的梦。更有那埋藏在土里的萝卜和土豆,这秋收的主角,是地窖的常客,有了它们,一个冬天就不愁蔬菜了。

⑦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它依然有着浓重的寒霜和阴影。有令人痛苦的疾病,有面对灾荒的无奈,有亲人离世的悲伤,有遭遇人生变故的苍凉。厌倦、羞辱、恐惧,这些人生的负面情绪,就像漫天风雪一样,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宁静的炊烟下,一个人死去了,他躺在红棺材里,去山上的墓园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缺医少药的小镇,一场痢疾就要了他的命;一个男人去采山,被熊袭击,落下终生的残疾;一个伐木工在作业时被大树砸倒,使他的妻子成为寡妇。还有动物们所遭遇的不幸,瘟疫能让一群鸡一夜之间死亡,能让一条忠诚的看家狗永远闭了嘴巴。这样的故事,也都是我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所以我作品的“温暖”,总是与痛交织,有着苍凉的底色。

⑧善良与丑恶,纯洁与污秽,不是人性天空的两极,它们常常相伴相绕。就像环绕我们生活的,既有山间清澈的溪流,也有居民区纵横的污水沟。写出人性的复杂性,才是写出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永远有可开掘的空间。

⑨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使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对我来说,它比现实生活更广阔,也更具诱惑性。在虚构的世界中,我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和奔放。作家因生长地不同,经历不同,艺术气质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小说丛林。小说的丛林在想象的世界中,可以无限大。一个作家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在艺术上的造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没有对一种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再炫目的想法都是空谈。

⑩每一个将艺术奉为至高神灵的作家,在小说的丛林穿行,都必须踏出独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开辟新天地。懂得自省、苦修、仰望,你终将拥有“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所言)。这样的文学之旅,也使一颗凡心得到升华,在泥泞的跋涉中洞见彩虹的最美岁月。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林中枝叶“窸窣——”摇动

窸窣:形容树枝与树叶细小的摩擦声音。

B.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家

姹紫嫣红:形容花枝招展的样子。

C.那带着妖娆花纹的豆角

妖娆:形容鲜艳美丽。

D.孜孜以求的探索

孜孜:形容勤勉努力的样子。

1.B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中说“我”是个“林中女孩”,这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在小镇的路上遇到陌生人,会有微微的紧张感,只有在幽深的林中才觉得自在。

B.文章第③段中“照亮我们的梦”一句中的“梦”,与第⑥段“也装点我儿时的梦”一句中的“梦”含义相同,都指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C.文章第⑤段中写“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写出了成人世界的残忍,反衬出只有孩子才保留着与动物们沟通的能力。

D.文章第⑩段“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比喻永不枯竭的现实生活,也比喻作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省,这些是作家创作的活的源泉。

2.D

3.文章⑤⑥⑦三段都运用排比的手法叙写了“我”的生活。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5分)

答:

3.答案 要点:

①多角度、生动地再现了“我”少年时期的生活。

②说明了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和宝库。正是各种动物的命运、田园劳作的收获、身边人们的苦难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带给“我”思考,使“我”的作品有了悲悯的情怀、苍凉的底色。

4.纵观全文,作者笔下的“小说的丛林”具有哪些特点?(6分)

答:

4.答案 要点:

①带有作者生活经历的影子。

②体现出作者心灵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③广大,永远有可以开掘的空间。

5.作者说:“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使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小说的读者也会拥有从“小说的丛林”穿行到“现实的丛林”——重新面对现实世界的生活。请结合一部小说,谈谈阅读之后,你面对现实生活有了怎样的感悟。要求:结合阅读对象的具体内容。(6分)

答:

5.答案 (示例)阅读《老人与海》,读到桑地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最终带着伤痕与疲惫,拖着仅剩骨架的大马林鱼返回海岸时,我心生感慨。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没有得到大鱼;但他也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被打败,捍卫了人的尊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身处困境。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有时胜券在握,有时则明知不敌。但是心中有英雄桑地亚哥,我们就会奋力一搏,即使一无所获,起码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和恐惧。从小说的丛林归来,我获得了面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三、(海淀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4分)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地方,在我的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的了。

②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持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着,因此这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起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吗?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的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于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个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风波》《药》《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要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⑩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它们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调侃:自嘲          B.默然:鄙视的样子

C.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      D.筋骨:力量

1.B 默然:沉默不语的样子。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第⑩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氛围,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2.B 由第③段“只有巴尔扎克……人们便难以附着,因此这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可知,只有在雕像上没有附着物时,作者才会体会到美感。

3.请简要回答第⑤段和第

段中的“湮灭”各有哪些含义。(5分)

答:

3.答案 第⑤段的“湮灭”,指各路声响埋没、压住了鸟鸣等自然界的声音,公园环境嘈杂,作者感到惋惜。第

段的“湮灭”,指风声、树声等自然之声埋没、盖住了公园里的世俗之声,鲁迅墓周围变得安宁和纯净,作者的心境、感受有了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的能力。在文中找到与词语相关的内容,再答出词语所表现的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可。

4.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⑧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

(6分)

答:

4.答案 (示例)第⑧段中,作者说鲁迅先生用生命之血进行创作,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象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启迪人们思考如何怀念和敬仰鲁迅等文化先驱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可从内容主旨、手法技巧、结构作用、情感表达、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思考。先从内容方面概括对鲁迅及其小说的感受和评价。其中,“鲁迅的创作态度”“小说的人物特点”“艺术效果”为关键点。“人物特点”中“具有象征性”,可用“寓意丰富”“意蕴深厚”“形象饱满”“具有悲凉的诗意美”等替换。“艺术效果”中“巨大的影响力”,可用“强大的感染力”“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等替换。最后插入本段的作用,其中,“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也可答成“与第一段上海的历史名人足迹中,最难抹去的是鲁迅先生的相呼应”。

5.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加以分析。(5分)

答:

5.答案 (示例)淡然,不在意。文中依据:鲁迅先生得知自己的译作原稿被用来包油条时说的话;鲁迅先生对自己后事的意见或在《病后杂谈》中表达的对于追悼自己一事的态度。(具体分析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如从“‘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可知,鲁迅的态度是淡然、不在意;根据要求在文中找到事例加以佐证并分析即可。

6.文章写到了《呐喊》中的诸多作品,下列对《呐喊》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集描写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为时代而“呐喊”的心声。

B.孔乙己、陈士成等底层知识分子,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更为可悲的是,他们深受其害而终不觉悟。

C.华老栓和阿Q等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也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

D.鲁迅先生在《药》的结尾给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其目的是衬托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

6.D 由《呐喊自序》可知,“平空添上一个花环”是为了“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隐喻在绝望中依旧有革命的力量,不是为了衬托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

四、(西城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5分)

枪挑紫金冠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白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之感。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我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作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信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的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深刻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可是,那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使之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滴水不漏:形容技巧高超。    B.粉墨登场:化装登台演戏。

C.不可理喻:不通情理。      D.如火如荼:形容情感热烈。

1.A 滴水不漏:意为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文中指的是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不是形容技巧高超。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中作者“羞愧地离席”,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

B.文章中对白素贞与许仙相逢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戏剧表演中的含蓄细腻,能引人入戏,这样的表演令作者十分欣赏。

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

D.文章结尾部分,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2.B A.新编的《霸王别姬》胆大妄为且匮乏,作者难以适应,因此“羞愧地离席”。C.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为了说明“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为后文“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使之残存了下来”做铺垫,强调这样的戏剧才是真正的戏剧。D.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一种反讽,对以现代技术手段替代传统艺术的章法行头表示无奈与不满。

3.第四段中问:“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此讲究戒律”的原因。(4分)

答:

3.答案 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只能自己拯救自己。那些繁多的戒律是前人根据曾犯过的错误总结出来的,遵守戒律才可以避免错误,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解析 答案来自第六段,第六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信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归纳总结即可。

4.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7分)

答:

4.答案 认识:

①《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②《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

③《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匠心:作者以这三出戏与胆大妄为且匮乏的新编戏剧形成对比,阐述了戏剧要遵守戒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真实复杂的人性等观点,从而表达了对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剧的批判。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谈认识要结合文中语句。《罗成带箭》:“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意在说明,戏剧艺术无论在什么年代,都要遵守戒律。《白蛇传》:借“小青与法海”打斗,“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说明戏剧如同人生一样充满了对抗,且漫长;借“白素贞和许仙”“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说明优秀的戏剧能引人入胜,让观众入戏。《单刀会》:“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说明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匠心”指的是作者在内容安排、艺术表现手法运用方面的独到之处,即将三出戏与文章开头“胆大妄为与匮乏”的新编戏剧形成对比,从而表达对胡编乱造的新编戏剧的批判。

5.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该手法加以赏析。(6分)

答:

5.答案 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这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想象的内容生动、形象、细致,如“怒发冲冠”“劈空断喝”等,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也将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解析 解答语句赏析题,要在阐述语句基本含意的基础上,对所用手法及其效果予以说明,进而阐述作者的用意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怒发冲冠”“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劈空断喝”等都反映了作者对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的愤怒。

6.作者借“挑紫金冠”的“枪”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对下列经典作品中的特殊事物所体现的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B.《药》中夏瑜坟上的“花环”,是鲁迅认为“须听将令”,为了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而特意添加的。

C.《边城》中的傩送曾面临“碾坊”与“渡船”的选择:前者意味着物质的丰足,后者则代表了自己想要的爱情。

D.《红岩》中江姐等人绣的“五星红旗”,既寄托了江姐等同志得知新中国建立时的喜悦,也蕴含着她们对党的爱与忠贞。

6.A “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叙写薛宝钗与贾宝玉之间的暗线。黛玉也是出身于富贵之家,故“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错误。

五、(东城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5分)

古渡口,古河州[注]

①一重一重的青山,藤花掩映了临着黄河的古镇,大河家。

②清晨,去看大河家岸边的临津古渡。古渡口的日光饱含着水分,格外醇浓。水花溅起,被朝阳一打,滴滴金子似的,空气里似乎都有仓啷啷清脆的响声。人一走,就把阳光撞得打着旋涡儿。

③大河家桥头,有早起的人捉了几条小鱼,盛在盆子里,让它们慢慢地游啊游。桥面宽阔,桥这边是甘肃的大河家,桥那边就是青海的扇子山。初阳打在红砂岩山上,一层一层的光亮,像一朵怒放的硕大的鸡冠花。我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一会儿在甘肃,一会儿在青海,真是激动得不行。桥上走过的藏民和回民,都披了一层金光,质朴而古风,似乎是从汉唐走来。世间种种好,真叫人感激。

④立在桥上,就可看见临津古渡口。拦河一条粗铁索,还在水里晃荡。湍急的水乍然撞击在铁索上,飞溅起碎碎的水花,白亮亮的,连缀起一道白光,玉箍一般,箍在狂野的黄河之上。铁索若隐若现,一痕深青色在水光里翻滚,水光吞噬铁索,又迅速吐出。这时候,就觉得黄河水有骨头,泼皮硬朗的水骨头,一波一波与时光撞击,与铁索撞击,与石头撞击,喀拉拉响着,一轮一轮周而复始地轮回,从古至今,无穷无尽。

⑤当年临夏人走青海,就是从这个渡口通过。那时候,渡口有木船,有水手,羊皮筏子可能也有。人们从哗啦啦的黄河水上漂过,吼上一嗓子河州“花儿”,多么惊险酣畅啊!这一切,古朴而幽凉,对于我这个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惊诧新鲜至极。倘若有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踩了一叶扁舟跨河而过,肯定被黄河水一脚踹到下游去了。黄河可是咆哮得很哩。临水而立,有一种磅礴扑面而过,是那种倏然间把人击倒的震撼之美。这世上,唯有黄河不曾闲啊,从古忙到今,一刻不停。

⑥很古的时候,有个部落叫渠搜,大概的位置在青海湖附近。周穆王巡游天下时,听说渠搜有好马,风尘仆仆去了一趟。周穆王的行程,是溯黄河北上,渡黄河,经落都,抵达渠搜。那么这个渡口,极有可能就是临津古渡。只是时间太久远,模糊了一个渡口的名字。隋炀帝西巡,也是从临津渡口渡过黄河抵达青海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在临津渡口过黄河,往返都路过河州。

⑦历史上,临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曾并称河湟地区。唐朝时,在这里设置茶马互市,临津渡口是其中最重要的渡口。盛唐时,有七十万匹战马驿马,其中大概有半数就是通过河湟地区茶马互市成交的。马和茶叶,在临津渡口繁忙来往,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那种繁华吧。青海吐谷浑人养的宝马,过临津渡口,河水般哗哗流入中原。而大批战马涌入中原大地,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军事保障。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⑧当时河西走廊的商贸主要依赖骆驼客,西域路途漫漫,黄沙苍凉,只有骆驼是最好的选择,丝绸、瓷器、香料,往来不绝。在古道上,山高水险,商贸往来是靠马帮。骡马驮着茶叶、布匹,从中原赶来,在茶马互市中交易。你的茶叶布匹留下,我的骏马带走。临津渡口大概忙得花儿纷纷,草叶颤枝。

⑨除了茶马贸易这样的大宗买卖,民间琐碎的交易也是频繁的。羊皮换盐,牛毛换银镯,马蹄换岁月。临津渡口在哗哗的水声里拨亮一盏一盏的灯笼。自古河州出商人,是有这层历史缘由的。

⑩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常年奔波在河湟地区的西域商人,慢慢沿途居住,人家沿着古道延伸。聚居的人家多了,形成一个个的村落,恪守着远山近水。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地而终老,不用回到遥遥的西域去了。

我总觉得,临夏“花儿”最早也是古河州商道上的商人们唱开的。苍穹下广袤的大地,万物生长,黄河水涌动着生命的血脉。脚下路途漫漫,内心的柔软和自然的大美撞击,便从心底里开出一朵绚烂的“花儿”,张口喊出来。河州牡丹是季节喊开的,而“花儿”则是心喊开的。临夏“花儿”有文字记载是三百多年,其实应该更早。我坚信“花儿”是河州古道的另一种符号,悠远而亲切。临夏作家王维胜给我们念了一首“花儿”:“大河家里街道牛拉车,车拉了搭桥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热,拉热者你不管了。”在临夏市“河州花儿文化艺术苑”里,河州金嗓子何清祥,一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唱得人心里啪啦抖颤,恨不能拿出世上最好的语言赞美。

在临夏的一个商场,有个店员奇怪地问我,你不是临夏人吧?怎么说一口临夏话?真的呢,我的河西方言的确和河州方言有相似的味道。其实,在远古的岁月里,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呢。据《武威地方志》记载,十六国时期,有一支河西人曾经跋山涉水,迁徙到河州的山水之间,耕地放牧,繁衍生息。这部分河西子民,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此就生活在那里,再也没有回到河西来。

光阴的藤草漫过了历史的石墙,虫儿飞,鸟儿鸣。也许,我们河西的先祖们把他们的口音留在了漫长的时空里,即便是千重光阴之后,我们的方言还有相似的味道和气息。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见与不见,牵挂都在那里。

古渡口,古河州,渡过时光,我来看你。

(取材于刘梅花的同名散文)

[注] 古河州,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吞噬:在文中是“吞没”的意思。    B.风尘仆仆:“仆”读作“pǔ”。

C.溯:意思是“逆水而上”,读作“sù”。  D.恪守:在文中是“紧紧依傍”的意思。

1.B “仆”应读“pú”。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第②段中说阳光“打着旋涡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汽下阳光的动态。

B.我因大河家桥这边是甘肃、那边是青海,方便藏民和回民走过,而心生感激之情。

C.第⑥段写到历史人物与渡口的关系,说明渡口的重要,也使文章有历史厚重感。

D.店员奇怪于作者的口音,是因为他可能不知道河州人的先祖有的是从河西迁来的。

2.B 原文说“世间种种好,真叫人感激”,反映了作者眼中今古交融的景象带给他的感动,这感激不是因为大河家的桥“方便藏民和回民走过”。

3.作者为什么认为“花儿”是“心喊开的”?(5分)

答:

3.答案 第

段中提到,黄河两岸人们内心的柔软和自然的大美撞击,便从他们心底里开出了一朵绚烂的“花儿”,进而喊出来。这“花儿”寄托了人们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对生活的感叹,对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渴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广袤大地上,万物生长,有黄河延续沿岸命脉。说“花儿”是喊开的,是对传承已久的“花儿”文化的表达方式的阐释;说“花儿”是“心里喊开的”,则体现了河州人民真挚、热烈、纯朴的感情,他们是在用心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黄河给予生命源泉的赞颂。

4.本文第⑦段写道:“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4.答案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在临津古渡仿佛穿越时空般的体验,感受到当时贸易的繁荣与盛唐的繁华,指出临津古渡为盛唐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表达了作者对古渡的赞美。

解析 可以从内容、手法、情感三个方面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大河家渡口与盛唐的繁华关系密切,作用非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作者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构思文章、表达感情。请结合最后三段内容加以赏析。(6分)

答:

5.答案 实写自己与店员关于方言的谈话,虚写对河西祖先迁徙的历史的回顾,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追怀与牵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要指出虚实分别指代什么以及作者借此手法所表达出的感情。

6.古河州商道上商人们唱“花儿”表达感情。下列对作品中歌声表达感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中林黛玉弹琴低吟“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用清切音调表达山迢水远思乡归不得之情。

B.《边城》中翠翠在无人过渡时,唱“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表达对渡船女孩戴的银手镯的喜爱之情。

C.《平凡的世界》中顾养民、田晓霞、金波和孙少平同学聚会,四人情绪高昂,唱歌表达对美好高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D.《红岩》中革命者在渣滓洞牢房里举办元旦联欢会,大家唱起“一杆红旗哗啦啦地飘,一心要把革命闹”,表达要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6.D A.“用清切音调表达山迢水远思乡归不得之情”错误,此句出自第八十七回,意思是“不要为感慨前世的因缘而忧愁,我内心纯洁犹若天上明月”,而非表达“思乡归不得之情”。B.翠翠唱“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可以看出,翠翠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拿别人的装扮来与自己比较,这代表着翠翠“自我意识”的形成;但由于贫富差距,翠翠内心也多了一层忧伤的情感。C.“表达对美好高中生活的怀念之情”错误,怀念的不都是“美好”的,还有遗憾等。

六、(北师大二附中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5分)

穷人树

密林深处,阳光从树梢上筛落下来,投下一地斑驳。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脱离了同伴,进入一个无人之境。我希望在这与世隔绝的瞬间,听到他的声音,我甚至希望看到他穿着白色长衫的身影、飘着白色胡须的脸庞。

这是什么?土路一侧,杂乱无章的林间空地里出现了一排整齐的青草,大约有三四米长吧,高不过30公分。难道,他就在这里?

我停住脚步,四下打量,没有墓碑,没有墓室,只有几束野花,那是刚刚和我擦肩而过的外国人从附近采来的。

我只能相信,就是这里了。

我走近那一排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弯下腰,我把我的手掌按在青草附近的泥土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想感受一下历史中某个时刻的温度?应该是。

同行们陆续赶到。大家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鞠躬。

青草下面,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作家、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东翼楼是托尔斯泰最后的住所。我们看到了追求“平民化”的托尔斯泰当年种地的农具、做鞋的工具,还有一些简朴的生活用品。

东翼楼的门前,有一棵小树,单薄瘦弱。据说,当年来寻求托尔斯泰帮助的穷人常常在这棵树下聚集,托尔斯泰写作之暇便在树下的长椅上同农奴们交谈,帮助他们寻求自由之路。所以,这棵树被人命名为“穷人树”——当然,此树已非彼树,这棵树是那棵树的后代,不变的只是位置,它的名字仍然是“穷人树”。

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了摆脱荣誉和财富,曾经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我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内涵,而此时,我突发奇想,也许,这个名字的内涵就是“穷人树”。

在东翼楼里,我们幸运地听到了托尔斯泰讲课。那是由一个半世纪以前留下的一台留声机里传出来的。翻译告诉我们,内容都是托尔斯泰晚年勉励孩子的话:快乐生活,学习知识,做有用的人。

年10月28日清晨,托尔斯泰庄园仍然沉浸在睡梦之中。托尔斯泰蹑手蹑脚地下楼,拎上简单的行装,和他的私人医生一起,消失在夜空之中。在火车站,他潦草地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我做了我这个年龄的老人通常做的,我离开了这种世俗的生活,为了在孤独和平静中度过我的有生之日。”

但世界不允许托尔斯泰属于自己,属于他本身的、省察的意志。普通百姓也不能容忍托尔斯泰离开他们,抛弃他们。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阻止,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声势浩大。

茨威格说,是上帝及时地派来了增援部队——死神将托尔斯泰从人间的包围中解脱出来,让他回到他想达到的理想境地——在逃亡途中他罹患感冒,在11月4日夜里,这棵苍老的“穷人树”又一次振作起来并呻吟道:“农民,农民究竟怎样生活?”

11月7日,比所有人都更明白地看过这个世界的眼睛熄灭了。托尔斯泰最后说的话是,人类所有的哲学只有一句话——爱与和平。

从东翼楼到墓地,直线距离应该有一公里以上。托尔斯泰下葬那天,他生前的同盟者、受惠者、崇拜者、反对者、政府的工作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以东翼楼门口的“穷人树”为起点,托尔斯泰的遗体由几千人用双手托着,接力传递,送到了墓地。今天我们已无从看到那种朝圣般的场景,但我们的内心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那一段时空里凝聚的情感。

一张似乎是托尔斯泰留在人间最完整的画像:白须如瀑、身着白色长衫的矮个子老人,赤裸双脚,立在土地上,他的双手插在腹前的腰带里,长衫的口袋里沉甸甸地装着一本红色封面的书本,露出一角——应该是《圣经》。晚年的托尔斯泰主张让灵魂主宰肉体,使自己走向道德完善。

茨威格在描绘托尔斯泰外貌时说:“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因为脸的平庸,就突显出眼睛,高尔基的描写最为经典:“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凡是从这双眼睛面前经过的一切、哪怕极其微小的事物,还有假象,无不为其洞悉。它们像X光一样透视着社会和人间的奥秘,就是这双眼睛日积月累的观察,建筑了《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正因为拥有这双眼睛,所以托尔斯泰能够拥有常人不能拥有的东西,那就是对于人的意义、人的生活、人的尊严的理解,还有社会的诸多问题,关于等级的形成,亲情、爱情、伦理道德,等等——正是因为他拥有深邃的思想,所以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站在托尔斯泰庄园门口不足百米的“小街”上,打量庄园内外,我突然想,俄罗斯人真是太缺乏商业头脑了,像托尔斯泰这样重量级大作家的故居,是几近天赐的旅游资源。如果——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推论——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旅游重镇,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他们居然就让它荒废着,依然只是一个古老破旧的村庄。

听了我的想法,翻译沉思了一会儿对我们说,俄罗斯人的理念是尽可能地保持名胜古迹的生态。如果不是政府严格控制,各国人,尤其是中国人,早就在这里投资了。

哦,我说。我只说了一个字,就不再说话了。因为,我所想到的,正是托尔斯泰当年极力逃离的。我为我一刹那的念头感到惭愧。

傍晚,我们离开了托尔斯泰庄园。夕阳西下,岗峦起伏,奥卡河碧波荡漾,在我们的视野里蜿蜒延伸,直到汇入落日余晖,水天一色。我的心中涌动着那首淳朴的歌谣,那杂树丛生的墓地和那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在眼前挥之不去。

(取材于徐贵祥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罹(lí)      B.邃(suì)

C.蹑手蹑脚      D.岗峦起伏

1.D 应为“冈峦起伏”。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部分中先后用“难道,他就在这里”和“我只能相信,就是这里了”,表明自己由惊疑到不得不相信的心理过程。

B.第三部分中写人们对托尔斯泰出走的阻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不应该属于自己,不应该为自己的平静而抛弃人民。

C.第四部分中引用茨威格和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描述,从不同侧面突显出托尔斯泰善于观察并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特点。

D.全文通过对作者在托尔斯泰庄园所见、所思、所感的叙写,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敬慕,其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B 第三部分中写人们对托尔斯泰出走的阻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的意义重大。

3.文章第五部分中说:“我为我一刹那的念头感到惭愧。”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5分)

答:

3.答案 “我”的念头是把托尔斯泰庄园打造成一个旅游重镇,带动当地经济;俄罗斯人的理念则是尽可能地保持名胜古迹的生态;开发托尔斯泰故居这样一种庸俗功利的想法是对托尔斯泰的亵渎,“我”为此而惭愧。

解析 回答本题,既要结合文本回答,又要明确答出“我”的想法和俄罗斯人的想法“背离”。文中说“我”的想法是“俄罗斯人真是太缺乏商业头脑了,像托尔斯泰这样重量级大作家的故居,是几近天赐的旅游资源……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旅游重镇,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他们居然就让它荒废着,依然只是一个古老破旧的村庄”。而俄罗斯人只想尽可能地保持托尔斯泰故居的生态。这才是真正尊重和理解托尔斯泰。

4.文中两次提到“像哨兵一样列队的青草”,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答案 第一次,用列队哨兵写(刻画)托尔斯泰墓地青草的整齐,表现托尔斯泰墓地的庄严肃穆、简单朴素,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第二次,用列队哨兵写(烘托)托尔斯泰墓地青草的刚劲,表现俄罗斯人尽可能保持名胜古迹生态的理念,表达了对这种理念及坚守的敬重之情。

解析 分析时要   )

A.路遥在少年时曾经有一段饥饿和屈辱的经历,这对他的人生和创作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平凡的世界》折射了作者本人的苦难身影。

B.曹雪芹早年曾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后来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的生活陷入困顿。这段经历成为《红楼梦》的创作之源。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他经常跟当地渔民一起出海捕鱼,其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小说《老人与海》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D.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少年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湘西秀丽的风景、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印在他的心中,这些内容在他的《边城》中有所体现。

6.C C项中“他的小说《老人与海》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错。只能说海明威移居古巴经常跟当地渔民一起出海捕鱼的经历,对《老人与海》的创作提供了帮助。

七、(朝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5分)

北京的树

①老北京以前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园林、寺庙或私家花园里。北京有了街树,是民国初引进德国槐之后的事情。那之前,除了皇家园林,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如今,到北京来,想看到真正的老树,除了皇家园林或古寺,就要到硕果仅存的老四合院了。

②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先生住的补树书屋前那棵老槐树。那时,鲁迅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那棵槐树现在还是虬干苍劲,枝叶参天,起码有一百多岁了。

③在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吴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沈家本先生住在这里就有的那棵老皂荚树,树皮皴裂如沟壑纵横,枝干遒劲似龙蛇腾空而舞的样子,让人想起沈家本本人,这位清末维新变法中的修律大臣、我国法学的奠基者,他和这棵皂荚树的形象是那样吻合。据说,在整个北京城,这么又粗又老的皂荚树屈指可数。

④尽管山西街如今被拆得仅剩下盲肠一段,但甲十三号的荀慧生故居还在。当年,荀慧生买下这座院子,自己特别喜欢种果树。到果子熟了的时候,会分送给梅兰芳等人。唯独那柿子熟透了不摘,一直到数九寒冬,来了客人,用竹梢头从树枝头打下硬邦邦的柿子,请客人带冰碴儿吃下,老北京人管这叫作“喝了蜜”。如今,院子里只剩下两棵树,一棵便是曾经结下无数次“喝了蜜”的柿子树,一棵是枣树。去年秋天,我去那里,大门紧锁,进不去院子,在门外看不见那棵柿子树,只看见枣树的枝条伸出墙头,繁星点点,枣结得挺多的。老街坊告诉我,前两天,刚打过一次枣。

⑤在北京四合院里,好像只有枣树有着这样强烈的生命力。因此,在北京四合院里,枣树是种得最多的树种。小时候我住的四合院里,有三株老枣树,据说是前清时候就有的,别看树龄很老,每年结出的枣依然很多,很甜。所谓青春依旧,在院子里的树木中,大概独属枣树了。我们大院的那三株老枣树,起码活了一百多年,如果不是后来人们住房改造砍掉了它们,起码现在还活着。如今,大院拆迁后建起了崭新的院落,灰瓦红柱绿窗,很漂亮,不过,没有那三株老枣树,院子的沧桑历史感,怎么也找不到了。

⑥在我所见的这些树木中,最难活的是合欢树。记得我读小学时,离我家不远通往长安街的一条大道两侧,种满合欢树,夏天一街茸茸粉花,云彩一般浮动在街的上空,在我的记忆里,是全北京城最漂亮的一条街了。可惜,如今那条街上,已经一株合欢树也没有了。

⑦在离宣武门不远的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是我们汇文中学的老学长吴晓铃先生的家。他家的小院里,有两株老合欢树,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活着。那年,我特意去那里,不是为拜访吴先生,因为吴先生已经仙逝,而是为看那两株合欢树。合欢树长得很高,探出墙外,毛茸茸的花影,斑斑点点地正辉映大门上一副吴先生手书的金文体门联,“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那花和这字,如剑鞘相配,相得益彰。

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着了迷一般,像一个胡同串子,到处寻找老院子里硕果仅存的老树。都说树有年轮,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已经越来越少的老树,是老四合院的活化石。老院不会说话,老屋不会说话,迎风抖动的满树的树叶会说话呀。记得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北京十分春色,四合院的树占去了五分。他还说:“如果没有一树盛开的海棠,榆叶梅,丁香……又如何能显示四合院中无边的春色呢?”

⑨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访过的那么多老树,说老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都不是上述的那些树,而是一棵杜梨树。

⑩那是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是在紧靠着前门楼子的湖北会馆里,看到这棵杜梨树的,枝叶参天,高出院墙好多,密密的叶子摇晃着如天空浮起一片浓郁的绿云,春天的时候,它会开满满一树白白的花朵,煞是明亮照眼。虽然,在它四周盖起了好多小厨房,本来轩豁的院子显得很狭窄,但人们还是给它留下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我知道,人口膨胀,住房困难,好多院子的那些老树,都被无奈地砍掉,盖起了房子。因此,可以看出湖北会馆里的人们没有把这棵杜梨树砍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那天,很巧,从杜梨树前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已经87岁,不到十岁搬进这院子来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杜梨树。也就是说,这棵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了。

那天我对她说您就不盼着拆迁住进楼房里去?起码楼里有空调,这夏天住在这大杂院里,多热呀!她瞥瞥我,对我说:你没住过四合院?然后,她指指那棵杜梨树,又说,哪个四合院里没有树?一棵树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把扇子。只要有风,每一片树叶都把风给你扇过来了。老太太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得,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住在四合院里,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真的是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把扇子,把小凉风给你吹了过来,自然风和空调里制造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日子过得飞快,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里,偶尔,我路过那里,每次都忍不住会想起那位老太太。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在了,我却希望老太太还能健在。如果在,她今年应该是99岁,虚岁就整一百岁了。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讲究”与例句中“讲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

A.这一次我们学校请的专家做的报告真好,非常讲究实效。

B.北京人以茶待客,沏茶时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这叫讲究。

C.写高考作文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

D.明星走红地毯,总是穿着讲究的服饰,力求光彩照人。

1.A 讲究:重视,讲求;形容词,精美;名词(讲究儿),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在例句中取“重视,讲求”的义项,故选A。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写老北京树的历史,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老四合院中老树的描写。

B.作者写老皂荚树,只是因为这棵树枝干遒劲,在整个老北京城屈指可数。

C.第⑦段中吴先生去世后,作者仍去看合欢树,表明在他心中树比人重要。

D.文章第

段,作者用比喻和排比手法,写出了自然风与空调风的不同。

2.A B.作者写老皂荚树,主要原因是老皂荚树见证了沈家本先生在这里居住的历史,是历史与生活的见证者。C.“树比人重要”有误,作者去看合欢树本身也是对吴先生的怀念。D.没有用排比的手法。

3.文中第⑧段说:“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老树都见证了哪些历史和生命?(5分)

答:

3.答案 老槐树见证了鲁迅在绍兴会馆中写作乘凉的情景;老皂荚树见证了法学奠基者沈家本先生住在吴兴会馆中的岁月;枣树和柿子树见证了荀慧生在甲十三号用果子招待梅兰芳等朋友的生活场景;老枣树见证了四合院的沧桑历史;合欢树见证了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吴晓铃先生在这里的学者生活;杜梨树见证了湖北会馆里87岁老太太日常的岁月沧桑和朴实的生活风貌。

解析 从文章中与树有关的语段可分析出以下内容:一是鲁迅在绍兴会馆中写作乘凉的情景;二是法学奠基者沈家本先生住在吴兴会馆中的岁月;三是荀慧生在甲十三号用果子招待梅兰芳等朋友的生活场景;四是老枣树见证了四合院的沧桑历史;五是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吴晓铃先生在这里的学者生活;六是湖北会馆里87岁老太太日常的岁月沧桑和朴实的生活风貌。

4.作者说,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树,而是那棵杜梨树?这是为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4.答案 这棵杜梨树枝叶参天,叶子浓密如云,花朵洁白耀眼,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人们没有因为住房困难而砍掉它,引起了作者的尊敬;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每一片树叶都会在夏夜扇起自然风,老太太的说法引起了作者的共鸣;这一棵老杜梨树代表的是老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希望这种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因这棵树,作者也表达了某种隐忧。

解析 从文中几个重要情节入手可以解答。一是当时的人们没有因为住房困难而砍掉它;二是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每一片树叶都会在夏夜扇起自然风。从这些可知这一棵老杜梨树代表的是老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引起了作者的尊敬,也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希望这种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因这棵树,作者也表达了某种隐忧。

5.中国的文人有为居家或书房写门联的传统,文中吴晓铃先生写的“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就是一例。请你依据自家的特点或对未来书房的设想,写一副对联。(6分)

答:

5.答案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解析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6.“北京的树”对北京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下列作品中某一事物对人物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小说《药》中,对华老栓来说,“药”是治好小栓痨病的重要寄托。

B.《红楼梦》中“通灵宝玉”是宝玉身份的象征,也是送给薛宝钗的信物。

C.在《平凡的世界》中,“书”是孙少平的朋友,也是他不竭的动力源泉。

D.《老人与海》中“海”是老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老人的敌人,也是朋友。

6.B “也是送给薛宝钗的信物”表述错误。

八、(海淀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4分)

把他送到树上去[注]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维诺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树干之路幽暗、弯曲,当它们向四面八方延伸时,一种神秘的难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铺展开来。是光线的旅程?是昆虫、苔藓或者落叶的旅程?许多从事文学和绘画创作的人都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但卡尔维诺独具慧眼,他看见了别的,他在树上看见了一个人和他的家园。那个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树上跳动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谓灵感来了,很多时候说的是人物来了。

②有个人爬到树上去,不是为了狩猎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气,是为了在树上生活!读者无法忘记《树上的男爵》这部小说,其实是无法忘记一个人爬到树上去生活。爬到树上去的柯西莫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人物设置至今令人震惊,它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③《树上的男爵》出版于年,距离卡尔维诺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发表正好是十个年头,与他的另一篇精彩绝伦的作品《分成两半的子爵》,则相隔五年时光。

④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青壮年期的十年时光应该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创作史,可以泛滥成灾却不允许倒流,而卡尔维诺似乎是在斜刺里夺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时也脱离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学大军。卡尔维诺脱颖而出之时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战的疮疤渐渐结痂之时(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触及了那块溃烂时期的疮疤),战争年代他在破败的街道和酒馆中体会意大利的悲怆,和平年代里有闲适的心情观察祖国意大利了,结果他从树上发现了自己的祖先。从开始创作就这样,卡尔维诺善于让人们记住他的小说。五年过去后意大利贫穷而安详,卡尔维诺写出了《分成两半的子爵》,单就人物设置来说,已经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⑤十年过后,《树上的男爵》应运而生,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他几乎让一个传统的小说世界都闪开了。让亲人们闪开,让庄园闪开,甚至让大地也闪开,让一棵树成为一个人的世界,让世界抛弃孤独者,也让孤独的人抛弃他人的世界。这是五十年代卡尔维诺对小说人物的设想,也是他文学生涯中一次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为任何一个借口爬到树上去,不一定是为了拒绝吃蜗牛。反叛与拒绝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一样多,但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这声音是圣洁的,也是邪恶的,是人们能听见的最轻盈也最沉重的召唤。不仅仅是为了反抗,也不是为了叛逆,当一个孩子任性的稚气的举动演变成一种生存的选择之后,这个故事变得蹊跷而令人震惊起来。读者们大概都明白一个不肯离开树顶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哲学意味,但每个人也都为卡尔维诺惊世的才华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让这出戏唱完呢?柯西莫将在树上干些什么?柯西莫会不会下树?柯西莫什么时候下树?(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

⑦卡尔维诺不让柯西莫下来,柯西莫就下不来。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依赖于作家顽强的想象力和近乎残忍的幽默感。如果说柯西莫在树上与邻居家女孩薇奥拉的糊涂的爱情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在树上与强盗布鲁基的交往进而产生友谊却让人猝不及防。布鲁基强迫柯西莫给他找书看,而且不允许是无聊的书,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为了一本没看完的书,最奇妙的是布鲁基临刑前还关心着书中主人公的下场。

⑧卡尔维诺放大了柯西莫的树上世界,这个人物便像树一样长出许多枝条,让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柯西莫在树上走来走去,从十二岁一直走到年华老去。“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西莫变成了老人。”老了的男爵沿着树上的世界一直走到遥远的森林中,亲历了战争,最后见到了拿破仑。小说结尾挫伤了读者的热望和善心,柯西莫没有回到地上来,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上了热气球……小说以奇迹开始,以奇迹结尾。

⑨最汹涌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时候它的发源就这么清晰可见:树上有个人。在我看来,《树上的男爵》已经变成了一个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课堂式的问题,你觉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胜局?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这么回答:就是一步险棋,险就险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树上。

⑩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便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注] 本文发表在《小说选刊》中的“小说课堂”栏目。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

1.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脱颖而出(粉墨登场)  B.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C.追本溯源(缘木求鱼)  D.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1.D 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B.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顺势而为:做事顺应潮流,不逆势而行。C.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D.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D项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标题“把他送到树上去”,形象概括了《树上的男爵》在人物设置上的突出特点,也体现了本文与众不同的评论角度。

B.《树上的男爵》写的不是简单的反叛与拒绝的故事,而是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其中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

C.“宝石般的光芒”“精彩绝伦”“处心积虑”“近乎残忍”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卡尔维诺的作品赞赏之中不乏批评的态度。

D.第⑧段“小说结尾挫伤了……坐上了热气球”这句话,通过写读者阅读期望的落空,高度评价了《树上的男爵》结尾的独具匠心。

2.C “处心积虑”和“近乎残忍”表达的不是批评,而是赞美。

3.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4分)

答:

3.答案 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独具慧眼(独特的视角);长期的酝酿(等待);突发的灵感。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先确定筛选信息的区域(第①段),再找出关键词句,最后分条列出。答出四点即可。

4.从第④段看,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4分)

答:

4.答案 勇于突破模式、超越自我,热切   )

A.拙劣:读作“zhuōlüè”,笨拙而低劣。  B.蠢蠢欲动:这里可以换成“跃跃欲试”。

C.寂寥:寂静空旷。“寥”第4笔是“

”。  D.懵懂:形容年少无知,不明事理。

1.A 拙劣应读zhuōli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作者因为一个诗人自杀而不得不放弃谈诗的打算,转而去编故事。

B.第②段,务农的经历既是作者傲视他人的资本,也是他从事创作的生活基础。

C.第④段,奶奶因为记忆力衰退,所以误判了收割麦子的时间,令人十分气愤。

D.第⑨段,历经风暴洗礼后故乡的麦子更成熟,以另一种方式活在我的生命里。

2.D A.作者放弃谈诗而去编故事与“诗人”的行为没有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是作者傲视他人的资本”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这让我有些神气起来”,而没有“傲视”。C.“令人十分气愤”感情理解有误,属于无中生有。

3.动词在描摹事物方面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从文章⑤⑥两段中任选两个动词加以赏析。(4分)

答:

3.答案 (示例)①“一阵风从背后凉凉地爬了过来”,动词“爬”,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描摹出风渐渐吹来、阵阵生凉的感受。

②“紧接着像有人在背后推了我一把”,动词“推”,形象地展现出风的力量和风突然而至带给“我”的猝不及防。

③“整块麦田成了一块巨大的绿色绸子,像是有人在远处不停地用手抖动着它”,动词“抖动”,运用比拟的手法,准确描摹出麦浪波动的情景。

④“像是有个顽皮的巫婆穿着她那巨大的斗篷在麦田里左冲右突”,动词“左冲右突”,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风中的麦浪不停变换方向的景象。

⑤“风揭穿了麦田内部的秘密”,动词“揭穿”,将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把麦田的全部秘密由内而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情景。

⑥“把蛋生在了麦子深处的鸟惊厥地射向了高空”,动词“射”,生动地描写出鸟飞向空中的速度之快。

⑦“防备它们从你的脚下窜过去”,动词“窜”,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蛇鼠受到惊扰四处乱逃的样子。

(任选两个即可)

解析 题干限定了赏析对象是描摹事物的动词,所以选词要准确。要结合语句分析,对描摹的事物做出具体的解释,并说明运用了何种手法以及效果如何。

4.第⑦段中,作者用“狂野”一词形容麦浪,请依据第⑤—⑦段的内容,阐释“狂野”的含义。(6分)

答:

4.答案 “狂野”的含义:风中的麦浪剧烈地波动起伏、左冲右突,令人震撼;麦田里活跃着各种生物,混杂着各种生命的气息,充满野性和生机;看似柔弱的麦子,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勇气。

解析 首先,选定阅读区间,确定三个段落中的对象:第⑤段中的麦浪,第⑥段中的麦田生物,第⑦段中的麦子。其次,概括段意,找到描述对象的特征。麦浪:波动的场面宏大壮阔、左冲右突。风中麦田里的生物:充满生机、野性、生命力旺盛。风中的麦子:坚韧、疯狂。

5.文中说“麦子像我一样几乎具备了脆弱和坚强两种性格”,既脆弱又坚强,是许多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的经历加以分析。(8分)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答:

5.答案 (示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令人唏嘘,寄人篱下,处处小心,时时在意,一曲《葬花吟》道尽凄凉,感叹自己孑然一身,这是她脆弱的一面。然而,在这偌大的贾府中,连下人们都很势利,她却不屑一顾,不顾他人脸色,特立独行,命运多舛却又满腹诗书,风采无人能及。黛玉若不是怀有一颗不惧坎坷命运的坚强的心,又怎会在势利的贾府中积极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呢?

解析 首先,明确概念内涵。“脆弱”指的是经受不起挫折,爱发牢骚、抱怨、责备他人;易患得患失;感情脆弱,神经脆弱。“坚强”指的是内心强大,能承受压力,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有坚定的信心,不动摇。其次,要结合作品内容,具体论述,不可泛泛而谈。

十、(海淀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30分)

家 山

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龚自珍)

——题记

①年轻时,我喜欢独自哼唱苏联名歌《喀秋莎》。只要“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溜出嘴边,一种轻纱薄雾般的温馨感,便导引我返回医巫闾山脚下的故乡。其实,故乡影像,在我少年时橙色的梦里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一切兰因絮果毕落于苍茫之中,只觉得家就是山,山就是家。只要推开屋舍的后门,闾山清凌凌、水洇洇的翠影,伴着天涯云树,便赫然闪现在眼前。当然最好是在久雨新晴的夏日,或者气爽天高的初秋,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

②我第一次亲近闾山,恰逢梨花开得正闹的时节。山坡上,原野里,到处泛滥着浩荡的春潮,浮荡起连天的雪浪。我们乘坐马车,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穿行于花林树丛中,像是闯进了茫无际涯的香雪海,又仿佛粉白翠绿的万顷花云浮荡在我们的头顶上。几十年间,这个景象始终定格在我的记忆之窗上,只要闭上眼睛,它便立刻浮现出来,特别是当我听到那首名歌《喀秋莎》的时候。

③盛夏的一天,我同三位文友聚坐在北京地坛的一间小亭子里。一番豪雨过去,松林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退休后到哪里觅个合意的住所。一位说,老家烟台最为理想,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春季繁花簇簇,夏天浓荫翳日,冬日又比较暖和。另一位来自云贵高原,他的首选是春城昆明。在北京闯荡了二十多年的小魏说他想在地坛附近赁屋小住,风晨月夕,伴着虫吟鸟唱,到地坛信步闲游。他的这种想法马上遭到了质疑,大家都说他是受了史铁生的影响。地坛是史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几乎灌注了他全部的情感,可别人未必受得住那份苍凉与寂寞。大家谈笑风生,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当三人把目光转向我时,我说,我要回闾山老家。

④我出生在闾山脚下。父亲望子成龙,希望我有所作为,便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六岁进私塾,校歌头两句就是“闾左辽西我校在,钟灵毓秀作英才”。及长,读到《湛然居士文集》,发现元朝宰相耶律楚材在他七百多首的诗作中,忆及闾山的竟有二十来首。原来,耶律楚材生在北京,祖籍却在闾山西麓,那里也是他父亲及两个哥哥的庐墓所在。十几岁时,他曾回到闾山读了几年书。后来辅佐元太祖万里西征,而对闾山旧隐仍然时萦梦寐,有诗可证:“闾山旧隐天涯远,梦里思归梦亦难。”回到大都之后,日理万机,但家山依然刻刻在念。他向往着回归退隐:“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只是,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直到五十四岁生命终结之时,他还在宵衣旰食,勤劳王室。这些颇像当年的卧龙先生,他出山辅佐刘备时嘱托自己的弟弟:“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谁知命运之神搬了个道岔,出师未捷身先死,星陨秋风五丈原。生命在卧龙身上停止时,正好也是五十四岁。

⑤早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即有关于全国名山“五岳五镇”的记载,“五镇”之一即为东北医巫闾。“医巫闾”系东胡语音译,意为“大山”。闾山在东北“三大名山”中尤负盛誉,风景绝佳,历代文人骚客登临寄兴,抒写情怀,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较之于水,山更切近禅关,远于人境,望之辄有潇洒出尘之想。而此间瘦劲的奇松,幽峭的危岩,以及丰富的神话传说,饶有一种清寒入骨的丰神和超然绝俗的意蕴。

⑥闾山自东北逶迤西南,绵延百里。其地为塞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交融互汇的结合带。如果说整个内蒙古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呼伦贝尔草原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那么闾山一线则是他们研习中原文化、接受华风洗礼的大课堂。辽朝以来,此间文风夙盛,耶律倍和他的八世孙耶律楚材先后在闾山佳胜处建立了读书堂,殿宇岿然,书香袅绕,千载以还,旧貌一直保持完好。

⑦闾山内外,碑碣如林,题刻触目可见,仅北镇庙即有五十六座诗文碑,其中,元代的达十二座。过去这一带私塾多,读书人多,藏书家多。现在,文化教育事业仍很发达,学书作画蔚然成风。山里民风淳朴,较少世故,只是由于过分质直、认真,有时不免透出几分呆气。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趣话,有个过路人向一位老者问询:“到大观音阁还得走多长时间?”老者瞠目不答。问路人以为遇见个聋子,便自顾自地向前走去。不料,刚刚迈出几步,便听老者在后面招呼:“回来,我告诉你,再有一袋烟工夫就到了。”那人怪他开始时何以不说,他说:“当时我不知道你的步子有多大。”逗得问路人扑哧笑了。

⑧不到闾山,已经十几年了。这次旧游重到,感觉风物依然。在商品大潮滚滚滔滔、无远弗届的今天,山上山下仍是清幽雅静,整洁一新,没有看到其他名山胜境常见的香烟缭绕、市声鼎沸的景象,置身其间,确有一种回归自然、陶然忘机的感觉。东道主嫌游人稀少,希望我能帮助向外宣扬一下。我说,天生丽质少人识,未必就是坏事。假如它也像有些地方那样,仕女如云,摩肩接踵,恐怕这块心灵的憩园也就化为乌有了。

⑨最后应该说明,耶律倍的读书堂,这次我并没有蹑履亲登,因为它高踞于闾山绝顶,实在太险峻了。像这类需要仰头方可逼视的事物,毕竟总觉得离平常心太远,因此,不去攀缘也好。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宵衣旰食: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B.搬了个道岔:改变了人生轨迹

C.无远弗届:广泛地渗透,深入地影响  D.陶然忘机:悠然闲适得忘了重要的事情

1.D “陶然”是快乐的样子,“忘机”指忘掉世俗,与世无争,而不是“重要的事情”。

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使用了《论语·侍坐》中子路等畅谈理想的典故。

B.“三径依然松菊寒”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中的“三径”,都借指已荒芜的家园。

C.“星陨秋风五丈原”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失利,病逝五丈原一事。

D.“骚客”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骚人”,均泛指诗人,源自屈原的《离骚》。

2.B 《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指的是家园接近荒芜,而“三径”表示家园,并没有荒芜的意思。

3.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喜欢苏联名歌《喀秋莎》中“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这句歌词,因而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在记忆中特别清晰。

B.文章写元朝宰相耶律楚材一生勤于政事、忠心尽职,欲晚年退隐家乡而不得愿,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C.闾山地区文风夙盛,读书人多,诗文碑林立,这与历史上它是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交融互汇的结合带有关。

D.耶律倍的读书堂位于闾山山顶,殿宇岿然,旧貌完好;但由于山路过于险峻,作者没能登临观览,不免感到遗憾。

3.C A.强加因果。B.无中生有,其中“悲愤之情”原文并没有体现。D.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体现出“遗憾”。

4.作者引用诗句“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作者笔下的家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5分)

答:

4.答案 风景幽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风浓厚(文教发达),民风淳朴。

5.有人认为,文章第③段删去更好。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分)

答:

5.答案 (示例1)同意。第②段详细描写了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第④段开始深情回忆闾山风物,两段内容联系紧密;中间插入第③段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选择的话题,内容显得庞杂,文脉不够畅通。

(示例2)不同意。第③段写作者和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的选择问题,两位文友不约而同选择了各自的老家,并质疑想住在地坛附近的小魏,说明人们心中都有故土情结;这段内容具有丰富意蕴、深化主旨的作用。

6.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语句。(5分)

①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

答:

②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

答:

6.答案 ①“泼辣”一词本形容的是人的性格,这里用来突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更加形象生动。

②上句写红楼隐于碧树之间,色彩明丽,环境清幽;下句中“枕”字形象地写出了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心凝形释、物我融一的状态。语言典雅,意境优美。

7.《家山》中说,地坛是史铁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某个地方也与某个人物关联密切。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字左右)(8分)

提示:

①潇湘馆与林黛玉(《红楼梦》) ②未庄与阿Q(《呐喊》)

③茶峒与翠翠(《边城》) ④渣滓洞与小萝卜头(《红岩》)

⑤黄原与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⑥大海与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答:

7.答案 略。

十一、(朝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2分)

《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序篇

①山影远远的,虽只是天际间的一抹黛色,却作龙马奔腾状,极富于气势和动感。那是八达岭,燕山山脉西段军都山的主峰,而号称京师“北门锁钥”的居庸关便雄踞于此。“天门骁开虎狼卧,石鼓昼击云雷张。”元代诗人萨都剌笔下的那种大场面虽过于久远,但游牧民族的马蹄确曾在关外踢腾出漫天的烟尘。关山如海,残阳如血,掩映着莽莽苍苍的古长城——那是中华民族最伟硕的雄性徽章。

②我站在昌平城东南凤凰山下的荒野中,脚下是原始的阡陌和披离的衰草,曾相伴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就在一望之内,而我在寻找——水。

③不,我是在寻找——河,寻找那曾滋润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情调,世世代代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母亲河——京杭大运河。

④这里有山,有树,有北方黄土地上的一应野趣,偶尔也有几声鸡鸣狗吠,但唯独没有水。

⑤白浮泉这名字原本是与水有关的,至今,那草丛中仍孤傲地伸出九个石雕的龙头,那是水的滥觞。细细寻去,附近还残存着龙泉岛的石碑,只是字迹已漫漶难辨,但当初那种恣肆奔涌的水势可以想见。现在,这石雕龙头和古碑已成了荒野中孤独的守望者,它们因守望而孤独,因孤独而矜持。

⑥这就是四千里长河最北端的源头么?

⑦遥望西北,八达岭正逶迤在沉沉暮霭中,此刻,长城上应该还有流连观光的游人吧?他们能不能看到白浮泉,看到这里的石雕龙头和古碑呢?“老夫聊发少年狂”,我禁不住朝着那边呼喊起来,喊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在暮色中一波接一波地传送。少顷,又一波接一波地回过来。我坚信那声波曾抚摸过长城,因为回声中挟带着苍古的风尘气息,甚至还传递着长城堞口那特有的顿挫有致的质感。在这一瞬间,我惊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感情溢满胸际:我站在大运河的源头向着万里长城呼喊,而作为中华民族最具文化生命和魅力的两大工程原来竟靠得这样近,近得几乎一踮脚、一弯腰就可以牵手共舞。古老的运河与同样古老的长城默默对视了几多春秋。这是雄迈与坚韧的对视,是高远与深邃的对视,是冷峻与妩媚的对视,是阳刚与阴柔的对视,是铁马秋风与杏花春雨的对视,是石破天惊的伟烈与世俗生活常态的对视。

⑧在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史上,只有它们够资格这么长久地互相对视,因为无论是在体魄还是精神上,它们都处于同一档次。从外形上看,大运河和长城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一种奔腾向前的动感,对于长城,那是崛起于山脊的伟岸;对于运河,那是穿越于原野的浩荡。它们的造型中都有一种单纯的成分,单纯得令人一目了然。单纯是一种美的经典形态,它无须雕琢和修饰,也不屑于卖弄什么。它突出的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以其粗犷而飞扬流动的轮廓线条,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之美。你看我们的长城和运河,它们就把那么一大片朴素的原始形态——古拙也罢、残破也罢——展示在你面前,让你在惊悸中叹为观止。它们和所处的山川大地融为一体,似乎它们原本不是人工所为,而是天生就该在那里,或者说是上苍的安排。你欣赏它们,就必须和它们周围的一切——天空、阳光、旷野、山梁和风沙——一起欣赏,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彼此的一部分。至于它们内在的典雅、华丽和万千气韵,那是懂得美的人解读出来的,你读出了什么就是什么,你总是对的,但你永远不可能读出全部。

⑨我想起了那些赞颂长城的歌谣,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那首《长城长》,作者很懂得解读长城,“大漠”“边关”“冷月”之类的背景虽然被人们重复了千百年,却仍然一如既往地煽情。长城总能给人以沉雄冷冽的情感冲击,那是一种关乎历史、民族和人生的忧患意识。

⑩但至今没有一首歌是唱给大运河的。

或许是大运河不够古老吧?一翻历史,不对了,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在江淮大地上热火朝天地开挖邗沟时,北方诸国还在凭借拙笨的战车和胡人来去如风的骑兵对垒,根本没有想到可以在荒原上筑一堵高墙以自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大运河面前,长城只能道一声“余生也晚”吧。但长城总是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样子,它雄视千古,饱经沧桑,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苍老与破败。它在凄厉的寒风和如血的残阳下板着面孔,等待着你风尘仆仆地去朝拜,也等待着你去修缮。这就是长城。而大运河却更愿意微笑着走进你的生活,它拒绝苍老,尽管它已经不堪重负,尽管它完全有资格充当“太祖母”。但它的精神是鲜活的,富于世俗的生活情调;它那热情的天性驱使着它总是欢快地流动。它更多地被人们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灌溉之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以至爱情的麇生地——而不是一段僵硬的历史。人们对自己生活中的伟大总是熟视无睹的,时间长了,反倒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心安理得。大运河对生活太投入了,它的光环因此消解在生活的寻常色调之中。

当大运河在盛世风华中仪态万方时,北方的长城却在孤独中悄悄地坍塌。运河兴则长城废,反之亦然,在隋唐以来的一千四百多年中,这两位巨人很少联袂演出。它们总是在历史舞台的入口处擦肩而过。当一方粉墨登场时,另一方则在某个角落里黯然神伤。这种错位原也不难理解,运河意味着安定和丰足,它是王朝的血脉,血脉流畅则通体强健,这是王朝鼎盛的标志;而在大修长城的背后则往往是边关的烽火和塞上的狼烟,它意味着外患频仍,国势萎靡。王朝鼎盛则威震外夷,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城遂成为一道闲适的风景。国势萎靡则边关示警,子女玉帛皆从属于干戈,哪里还有心思去调理运河?

我曾一次次登高望远,以大呼小叫来挥霍过剩的豪迈;也曾徜徉在西风古道上,伤感得满地都是婉约派的辞章。但不管怎样意气风发,我都从来不曾对大运河说过什么——我是不敢。因为它太恢宏博大了,也太宽厚慈祥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古老,却至今仍然没有风化为僵硬的古董,仍然在默默地濡养我们,孕育着生命的鲜活。它流进菜花、渔歌和船队的汽笛;也流进丝绸、陶瓷和文人的山水画;最后流进了母亲澎湃的乳汁和喜悦的泪花中。面对着她,你只能由衷地感谢一个古老生命的坚韧伟大。

于是,带着几分跃跃欲试的自信,也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向往,五十岁的我踏上了考察大运河的旅程。

(取材于夏坚勇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滥觞:江河泛滥。

B.逶迤:形容山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C.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后指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此处用原意。

D.濡养:养育,滋养。

1.A 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泛指事物的起源。

2.下列既写出了大运河的特点,又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3分)(   )

A.渺渺千年,鸿沟在此浪迹

盈盈一水,杨柳楼台哪去

B.万里长城穿云入海汉代江山留胜迹

千秋大国铁壁金汤秦时日月照雄关

C.北望幽燕长城万里金汤固

东流沧海故国千年雾瘴开

D.蓟丘西北望九龙吐水恩波淼淼连南北

长河东南流千舸飘帆情丝悠悠牵古今

2.D A项吟诵的是庙宇,B、C两项吟诵的是长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开篇写长城,意在说明长城脚下的白浮泉是大运河北端的唯一水源。

B.第⑦段中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意在暗示大运河的源头和长城距离很近。

C.第⑧段中,作者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读出长城与大运河的全部意义。

D.第⑨段作者用“一如既往地煽情”,鲜明地表明了他对长城的鄙弃态度。

E.本文将实地考察与个人感悟结合起来,诗意地歌颂了大运河的精神风貌。

3.AD A.开头写长城是最伟硕的雄性徽章,目的是引出京杭大运河。D.“一如既往地煽情”指的是长城总能给人以沉雄冷冽的情感冲击,那是一种关乎历史、民族和人生的忧患意识,“表明了他对长城的鄙弃态度”显然是错误的。

4.请对第⑦段中加波浪线的语句进行赏析。(6分)

4.答案 画波浪线的语句具有诗意之美,“对视”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准确交代了长城与大运河的距离近,显示了二者的亲近关系;连用六个“对视”,使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增强了语句的表达力量;在每一个“对视”里,还运用对比,彰显了长城和大运河各自的特点,前者具有阳刚之美,后者具有阴柔之美。(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鉴赏。内容上写出了长城和大运河各自的特点,分别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形式上运用了对比、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句式整齐,增强了表达的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长城和大运河的赞美。

5.第

段中,作者说“面对着她,你只能由衷地感谢一个古老生命的坚韧伟大”,请联系全文,说一说这句话的含意。(6分)

5.答案 ①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之时,可见其古老。

②尽管历史久远,不堪重负,大运河却依然欢快地流淌着,显示出鲜活的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外在形态方面,具有奔腾浩荡的气势之美;现实功用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伟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精神层面,像母亲一样,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情调。

④表达了作者对大运河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的步骤:第一,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清晰明白地解释出来,如“古老”“坚韧伟大”;第二,此句在结构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总起句,过渡句,小结句等),此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大运河至今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还在默默地濡养着我们,孕育着生命的鲜活;第三,作者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借用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运河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

十二、(西城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1分)

圣彼得堡的留恋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我觉得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蕴。傍晚走在最笔直的涅瓦大街上,那些看上去已经非常老旧的灰色建筑,在灯光下似乎成为一件古老的工艺品。“旧”,让悠远的圣彼得堡更加真切,似乎有一种抚摸天鹅绒般的质感。

冬宫像一个沉默的岁的老迈巨人,坐落在涅瓦河边上,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它的墙壁那样厚实,仿佛一千发子弹都不能将它射穿。我站在冬宫入口处,眺望着涅瓦河,想要寻找当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心中聆听那著名的炮声,可惜缘悭一面。

走进冬宫,满眼皆是高耸、巨大,无论是穹顶还是廊柱,都是那样饱满,仿佛不是人类建造的,似乎像大地、天空一样早已存在,让你觉得它能万年不败。冬宫里面有上千座大小不一的大厅,每一个大厅里面,墙壁上都悬挂着世界名画。达·芬奇、拉斐尔、毕加索的巨型原作,不可思议地呈现在眼前,让你总是无法相信这是真实的。至于高更、凡·高、马蒂斯的画作,那更是比比皆是,已经让你觉得毫不稀奇了。冬宫里面的画作和其他艺术品,是需要穷尽一生欣赏的,因为每一个大厅的每一幅画作,都足能让你为之驻足一生。可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怎么可能?半天的时间,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

我走出冬宫时,心中有赞叹,也有伤感。

在圣彼得堡,还应该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够亲近像陀氏这样的文学大师的故居,哪怕只是在里面站一站,嗅一嗅故居里面的空气,都是一种幸福,也能汲取一些力量。

陀氏的故居在一条老旧狭窄的街道上,正门极小,而且比大街低矮了许多,与旁边街道上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有些寒酸。要是没有人指点,我根本不会注意这幢陈旧的二层建筑。

跟随着一位身材瘦高、面颊异常消瘦的中年女士在房间里慢慢走着,听着这位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博士专家讲解着陀氏的生活和他不朽的文学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冷酷地分析出人的精神的深层危机。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说法:在陀氏那“残酷到了冷静”的笔下,能够“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因而往往能“显示着灵魂的深”。还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一定渗透着作家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从9岁发作,一直伴随他终生。他25岁的时候,就以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一举成名。他被别林斯基称为“天才”,被涅克拉索夫称为“又一个果戈理”。他是文学天才,但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还是一个逢赌必输的狂热赌徒。

我端望着陀氏的肖像:阴沉的脸,深邃的目光,坚毅的下巴,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酒鬼联系上,似乎也不像赌徒,可是现实……或许,这与他终日酗酒、性格凶狠的父亲有些关系。

陀氏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在写完《穷人》的第二年,参加了圣彼得堡的革命小组。他尽管革命,但反对暴力,主张改良。后来,他因为牵涉一桩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随后被执行死刑,却又在刑场上被临时改判流放西伯利亚。流放几年后,又被释放,但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就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度过了非凡的10年。

陀氏故居保存完好,打字机、礼帽、书桌、书柜、木床、孩子的木马,还有巴掌大小的便笺,都是当年的原物。那时候穷困潦倒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断搬家,这所故居是他在圣彼得堡的最后一处居所。他一生执着于研究“天堂与地狱”和“人与信仰”的关系,所以对自己居所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屋子里的某一扇窗户望出去,一定要能够看见教堂的尖顶。我站在故居进门处的一个狭长的玻璃窗前,毫不费力地看见了不远处一座教堂的尖顶。

我没有嗅到故居中有丝毫的酒气,但却好像目睹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辉煌。在年到年的14年间,他奇迹般地完成了《罪与罚》《赌徒》《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四部巨著。其中,《赌徒》是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的。如此高效,不能不提到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这位速记学校毕业的高才生,速记的速度,几乎超过了陀氏的口述。也正是在妻子安娜的帮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才在出版社规定日期内完成了《赌徒》的写作,才彻底买下了这栋房产。从此,漂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在圣彼得堡安定了下来,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陀氏每天晚上写作,上午睡觉,下午接待上门求教的读者。当他在书房睡觉时,他的孩子们绝对不能打扰他。在故居,我见到了孩子们从书房门缝下塞进去的小纸条原件,上面写着歪斜的俄文:爸爸,我想吃糖。

就像陀氏作品里的人物自身都具有双重人格、自我对立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一方面严厉、阴郁,一方面又友好、温善,他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艰难度过的。最后,在一个冬季的夜晚,他因为挪动笨重的书架,导致脑血管破裂而死去。为他送行的人们,默默无语地跟在他的灵柩后面,长长的队伍,不见尾端。

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什么都没有拿,只带上了装满陀氏手稿的皮箱,离开了这幢能够随时看得见教堂尖顶的居所。后来我们之所以能够见到那么多陀氏的著作,与这位贤良的妻子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年托尔斯泰知道安娜的行为后,大加赞赏,称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在陀氏故居,我足足待了两个小时。走出故居时,心中有赞叹,也有伤感。

我望着那显得寒酸的大门,突然想起了陀氏的一句名言: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难。

是的,苦难也是财富——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

离开圣彼得堡,冬宫里的明亮辉煌和陀氏故居里的灰暗沉闷,总是在我的眼前交替浮现。假如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不用问我为什么。我的答案,只在我的心里。

(取材于武歆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重要提示:答题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使用“陀氏”或“陀翁”称谓即可。)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更喜欢圣彼得堡的原因是这里很老旧的灰色建筑像古老的工艺品。

B.作者在心中聆听“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更加感受到此刻冬宫的安静。

C.时间仓促,不能充分欣赏冬宫里的艺术作品,作者因此觉得“伤感”。

D.孩子们写的纸条,让作者感受到孩子们的顽皮和陀氏作为父亲的慈爱。

1.C (选A得1分)A.作者喜欢圣彼得堡是因为“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蕴”,所以选A不是最准确的,只能得1分。B.“在心中聆听那著名的炮声”是在感受其历史底蕴,而非“此刻冬宫的安静”。D.“陀氏作为父亲的慈爱”并没有体现出来,相反却是一种心酸。

2.作者在走出冬宫和陀氏故居时,两次都“心中有赞叹”,请根据文意分别说明这两次“赞叹”的内容。(4分)

2.答案 要点一:赞叹冬宫的宏大、历史悠久,赞叹宫内名画的众多和精美。

要点二:赞叹陀氏所取得的创作上的辉煌成就,赞叹陀氏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贤良的妻子。

解析 第一个赞叹:冬宫的“岁”“安静”“厚实”写出了冬宫历史的悠久与厚重;“每一幅画作”都值得“为之驻足一生”,强调了藏品的经典性,件件都是精品,用“比比皆是”强调了藏品的数量众多。

第二个赞叹:第8段,陀氏的作品有深度;第13段,好像目睹了“创作的辉煌”,而这辉煌,与陀氏贤良的妻子的帮助有着重要关系。

3.请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分)

3.答案 要点一:“默默无语”写出人们的肃穆、悲哀,表明陀氏受人尊敬。

要点二:“长长的队伍”写出送葬的人数之多,表明陀氏影响广泛。

要点三:从侧面写出陀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解析 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要从描写手法、句意内容、词语的运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答。描写手法指的是侧面描写,词语的运用指的是使用了叠音词“默默”,写出了人们的肃穆与悲哀,表达了对陀氏的敬佩,“长长的队伍”表明人数之多,表现了陀氏影响的广泛。

4.离开圣彼得堡后,陀氏故居的“灰暗沉闷”还浮现在作者眼前。这里的“灰暗沉闷”有哪些含义?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原因是什么?(8分)

4.答案 “灰暗沉闷”的含义:

要点一:陀氏故居建筑的阴暗低矮寒酸。

要点二:陀氏人生历程充满苦难。

要点三:陀氏性格中的严厉、阴郁。

要点四:陀氏作品对人性分析的冷酷深刻。

“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原因:

要点一:在了解了陀氏的苦难和复杂的精神世界后深受震撼。

要点二:对伟大作品产生于苦难经历这一道理的高度认同。

要点三:以陀氏的历尽苦难终成大师自勉。

解析 第一问:筛选信息时,应指向第5—19段中偏灰暗、低沉的部分,从故居的特点、陀氏的坎坷经历、矛盾的性格、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四个方面分析。

第二问:答案的重点在“我”对陀氏的心理或判断上。答案的基本构成是:“我”受到触动、震撼,“我”认同、欣赏、赞同这一道理,“我”要向陀氏学习。然后填充具体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