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随着患病率日益攀升,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人类健康杀手。然而还有许多群众对其存在认知误区,接下来我们看看十大“甜蜜”误区,您中招了几个?
误区一
糖尿病可以根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根据目前医疗水平尚无根治手段,所有打着“根治”糖尿病的偏方都是骗人的。但是糖尿病初期经过正规强化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所谓的“蜜月期”。“蜜月期”时间短则几个月,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在此期间可通过饮食、运动或仅用小量药物可使血糖控制达标。另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减重等干预可逆转疾病。
误区二
打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β细胞分泌的唯一一种能降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血糖会升高,正是因为体内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为此,打胰岛素可以起到补充、替代的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衰竭不能分泌胰岛素,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虽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当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物禁忌症时,仍需要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胰岛素是“救命良药”,而不是“上瘾毒品”。
误区三
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严重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不一样,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衰竭不能分泌胰岛素所致,多见于青少年。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或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发病,多见于成年人。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后则与周围同龄人并无区别。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分型并不是判断糖尿病严重程度的依据,而需根据并发症的情况来判断。
误区四
糖尿病无症状可以不治疗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如这些症状不严重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有些患者无任何症状。但是高血糖对全身的血管、脏器都是有损害的,久而久之会出现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并且慢性并发症对身体的损害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患糖尿病后都应该正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误区五
胰岛素注射针头可以反复使用
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一次性用品,不可反复使用。而且胰岛素注射针头比普通的注射针头要细很多,反复注射会使针尖变顿、倒刺、堵塞,增加疼痛感,引起皮肤红肿、产生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针头堵塞后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影响降糖效果,使血糖波动。因此,使用胰岛素每次都应该更换针头。
误区六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大量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理的吃水果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做到以下五条:第一血糖控制要达标;第二吃水果的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第三吃水果的量每天控制在g以内;第四要经常测血糖;第五学会如何选择水果,建议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圣女果、水果青瓜、樱桃、桃子、火龙果、猕猴桃、木瓜、柚子、柠檬、苹果等水果,要远离龙眼、荔枝、榴莲、枣子、香蕉、橘子、芒果、葡萄干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误区七
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是商家为吸引糖尿病患者购买的一个噱头,我国法律对无糖标签的规定是生产加工过程不添加蔗糖、果糖、葡萄糖,如无糖饼干、无糖面包等。但是这些食物本身由精致米面做成,为高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会分解成葡萄糖,多吃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面对于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要被“无糖”标签所迷惑,需浅尝辄止。
误区八
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所以不能吃主食
糖尿病和吃糖无必然联系,但是如果大量摄入糖分,超过身体所需,这些糖分会转变成脂肪、蛋白质堆积于体内,造成肥胖或超重,造成胰岛素抵抗即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或者使糖尿病加重。但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摄入一定量的糖分,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我们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是不能“饿回去”的,不吃主食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第一: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
第二:低血糖,产生饥饿感,而后摄入更多的食物,造成血糖波动;
第三:分解脂肪,造成饥饿性酮症,严重时可造成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平衡膳食、科学进餐,保证每天总热量的摄入,而不是一味的挨饿。
误区九
血糖控制正常可以停药
血糖控制正常分三种情况。
第一:糖尿病前期患者,此期患者常常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经过改善生活方式,有效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减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在医生的建议下是可以停药的,但停药后需要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生活方式状态。
第二:早期短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达标,使胰岛β细胞恢复一定的功能,而后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在医生的建议下也是可以尝试停药,但是停药后同样需要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生活方式状态,严密监测血糖,以防血糖反弹。
第三:病程较长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差,用药量较大,这种情况是不能停药的,一旦停用降糖药物会使血糖明显升高,持续高血糖状态加快各种慢性并发症的进展,严重时诱发危及性命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总而言之,是否可以停药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误区十
父母有糖尿病,子女一定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它的发生有一定遗传倾向,父母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比没有家族史的人高,但是并没有哪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子女遗传的只是易感基因,而不是糖尿病本身。因此,糖尿病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运动控制,扼杀糖尿病的诱因。此外,孩子成年后也应定期检查血糖相关指标,最大限度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