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北国风光到武陵佳境

川原,是北国风光;脊岭,是南国佳境。

国庆节后的第五天,铜仁难得有了好天色。在那初晨柔光的照射下,位于佛顶山缓冲区的石阡县坪山乡大坪村格外显眼,大山斜跨下的半山人家,屋檐上游绕的袅袅炊烟,随着微风飘舞,立于山巅之间,驻望着北方原野……

在那一马平川的沃土上,一架中型客机正向南方驶来,作为新华社派驻大坪村第一书记,李本源早早处理完单位事宜后,就坐上了飞往铜仁的客座。到石阡已有一年之久,从村民口中“北京来的干部”到“我们李书记”,李本源走过的不单是脚程,更是与群众心灵的交融。

跨越多公里,离地几千米,飞机划过大气层,一头扎进南域腹地,那里有着属于李本源的“战场”,更有着他的两位战友:新华社驻石阡扶贫工作队队长、石阡县委副书记邓诗微,新华社扶贫工作队队员、石阡县委办副主任欧甸丘。

岁月飞逝,在即将走过的五个年头里,新华社在石阡扶贫工作队已达三支,已累计向石阡直接投入和引入资金一亿五千两百万元左右……

佛顶山麓,“三层小楼”的希望

从石阡县城去往大坪村,上高速得绕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大地乡,索性就开车走国道了。到了坪山乡集镇,越过的第二道“龙门”上写着“佛顶山村”,提示着我们正式进入了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路旁警示牌写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建设养殖场”。

车子在山中泊油路盘旋而上半小时之久,我们到达了尧上仡佬族文化村,正当我感慨“你们村也太好了吧!”的时候,同行的大坪村民生监督员左艳笑嘻嘻的告诉我:这是人家隔壁村,我们村还没到,要是在三年前,村委会你都不一定找得到呢。

虽然左艳这样说,但我心里想着大坪离尧上旅游点这么近,应该也不会差很远吧,想着想着,车子驶入到一条4米左右宽的水泥路上。

“喏,这就是到我们村的路了。”左艳有些感叹,年她出嫁还是坐拖拉机到尧上的,到了年8月泥路终于硬化上了。

沿着这条山间路,行驶20余分钟,终于到达了村委会,一座伫立在马路边的三层小楼,我们见到了大坪村支书胡登碧。在她的介绍下,我终于明白左艳说的“三年前村委会你都不一定找得到”的缘由!

十三年前,那时的大坪还归属佛顶山村管辖,年撤大村划小村后,大坪村正式组建村委会,胡登碧当选为村支书。由于村委会大楼已修建在佛顶山村,其后就没有了在大坪再建大楼的指标。

“走路要两个小时,村民也懒得去村委会办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胡登碧有些无奈。为方便群众办事,年底大坪村委会在一个农户家租了三间房,做为临时办公地。

办公场地有了,胡登碧和其他村干部松了一口气,想着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没曾想成天接待群众,吵吵嚷嚷影响了这家农户的日常生活,到了年初就拒绝出租房屋给村委会。

“为民不能办事,为己不能立身,就挺受打击的。”身为女儿身,可想当时的胡登碧压力之大。而后,大医院帮扶资金3万元,修建村卫生室,连同村委会,一同搬进了仅有的三间小屋,这一住就是三年之久。

“狭小、拥挤、嘈杂……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心散了。”有一个固定、宽敞的办公场所,成了大坪村村干部和所有群众心中的一个愿望。

年秋季,那是新华社帮扶石阡的第二个年头,石阡县委组织部积极对接新华社,争取新华社帮扶资金40万元,总计投入86万余元,为大坪村修建3层办公楼,给了大坪村户人一个稳定的“心”阵地。

大坪村村委会新建砖混结构楼房3层11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含有办公室、会议室、便民服务厅、图书室、档案室、卫生间及消防设施等。室内全部进行装修并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办公场所、有综合活动室、有学习培训设施、有上墙的规范工作制度、有永久的村务公开栏、有党建宣传栏板、有党报党刊和实用技术学习资料、有齐全规范的档案材料。

“终于有一个‘家’了!”年7月1日,那是让大坪村所有党员干部都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新的村委会会议室召开了党员大会。

大坪村属省级深度贫困村,为加大帮扶力度,年,继上一任新华社派驻大坪村第一书记宾绍政调任后,又选派李本源到该村任第一书记。这个刚来听不懂地方方言,只能陪笑的80后青年,在当时被村民戏称为“北京来的干部”。

李本源深知,为民谋实事,才能让群众认可。他借助新华社大平台优势,充分用活人脉资源,通过争项目、引企业、创品牌,先后为大坪村争取新华社帮扶资金96万元,兴建占地面积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一个,并引进实力雄厚的茶企到大坪村承包茶园,创造出大坪村独特的“紫孔雀”品牌,提高了茶叶附加值,使茶叶年产值从两年前的10万元提升到现在的80万元,人均增收两千多元。同时,协调新华社总社扶贫资金.8万元,用于捐建生猪代养场厂房,为大坪村开启了“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从走访调研到倾情交流,从争取项目到落地建设,从农产品加工到销售,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工作中,李本源已把大坪村当成“第二故乡”,成了村民口中的“我们李书记”。

在这个三层小楼里,李本源一住就是一年多。用他的话说,守住阵地,不但是组织的期望,更是大坪村群众的希望!

龙川河畔,“一次邂逅”的曙光

10月14日,几盒大湾村的“中秋酥脆枣”搭上了去往北方的物流车,相信要不了两天,它就会出现在新华社总社大楼里,瞻仰着北京的伟岸与繁华!

多公里,一个小山村的枣子为何会出现在新华社办公楼,渊源得从几年前说起……

大湾村距石阡县城10公里,离中坝街道办事处仅2公里,越龙川河而过,是石阡有名的温泉小镇,“产业兴、百姓富”应该是所有人心中的定理。

然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未能给大湾百姓带来富足的生活,反因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落后、无产业支撑等现实原因饱受贫困之苦,年贫困发生率高达40.71%,属省级深度贫困村,成了当时村干部心中“灯下黑”的寨子。

要想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发展产业让群众增收才是路子。

年,通过多次到周边市县考察,大湾村把市场前景好、不愁销路的魔芋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

“魔芋喜阴,且喜爱含水量高、腐殖质丰富且排灌良好的土壤,而我们村平均海拔米,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并不充沛。”大湾村党支部书记莫若有些痛心,到了丰收时节,承载所有干部和群众期望的亩魔芋终是未能“开花结果”。

大湾需要产业,群众需要脱贫。年底,大湾村驻村工作队及时止损,放弃魔芋产业,牢牢把握产业“八要素”,转而在产业选择上大下功夫,结合低海拔、日照长、土壤干旱等实际情况,向石阡县扶投公司借款80余万元,因地制宜种植亩中秋酥脆枣。

“债务要多久才能还完?基地的管护费和搭棚资金哪里来?”枣树下地了,产业有了,但巨额债务和枣树后期生长难题却压在大湾村干部和群众肩上。

谁无暴风骤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年中旬,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中坝街道办事处脱贫攻坚指挥长的邓诗微来到大湾村,在听取汇报时,得知了大湾的“产业难题”,随即答应帮助大湾村缓解资金困境。

“债务还清了,顿时觉得压力小了很多,干起事来再也不用束手束脚了。”年8月,那个让莫若记忆犹新的日子,新华社投入第一批帮扶资金90万元,让大湾村还清了所有债务。

问题不除,帮扶不断。次年,新华社再次投入第二批资金70万元,苏州市相城区投入东西部扶贫资金70万元,总计万元用于大湾村枣子基地大棚搭建和底灌浇筑。

依托枣子产业,大湾村还养殖中华蜂余群,套种时令蔬菜余亩,群众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参与分红实现增收,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群众务工工资余万元,分红9.8万余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元。

在其后的两年时间里,新华社主要领导多次到大湾村走访调研,资助贫困学生,为村委会解决办公用品,并帮助销售其它农特产品。

如今,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的白色大棚,大湾村枣子基地棚内一棵棵枣树挂满了枣子,今年8月迎来了全面初挂果。

“与其说是我们村发展的产业,不如说是新华社发展的产业。”在大湾群众心里,即使枣子第一次的产量才1万余斤,但带来的却是发展产业的信心和曙光!

武陵秘境,“一个中心”的声音

走进石阡县融媒体中心大院,颇具东方特色的角楼让人耳目一新,进入大楼融媒体中心,大屏幕上滚动着的文字和音视频素材,被快速编辑成稿件,通过“新华社现场云”、“今石阡”APP、“微石阡”等平台推向全国各地。

然而,年12月以前,石阡县融媒体中心只能通过单一化平台发布信息,难以传递出石阡“好声音”。

年10月,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蔡名照到石阡调研时提出把石阡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新华社“宣传扶贫”重点项目,以新华社技术、人才优势为支撑,将石阡县融媒体中心打造为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示范点和可复制的样板。

根据《新华社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整体服务方案》,年11月,新华社投入帮扶资金89.48万元、贵州省委宣传部补助资金30万元、石阡县级财政投入资金70万元,共计投入近万元用于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新华社组织专家团队到现场指导,同年12月20日建成试运行,并于年3月26日挂牌正式运行。

年6月5日,石阡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从之前单一做新闻转变为‘新闻政务电商服务’的运行模式,同步实现了网上服务功能。”石阡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黄云霞说,建成后的融媒体中心包括中央厨房和客户端“今石阡”,客户端整合了县级广播、电视、报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