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婚礼花费甚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天价彩礼

怀子礼:礼敬生命,优育后代

其实,在生命降临之前,已经有不少礼仪活动在为新生命做准备了。

传统民俗文化中,“求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无处不在。

七月初七女儿节,有些地方的已婚妇女会收到别人送的瓜,这有“送子”的寓意。

八月十五中秋夜,妇女们要做瓜糕,而青年男女则双双去瓜园摸瓜,含义也是祈求多子。

为什么瓜果容易和繁衍生子产生联系呢?有的瓜果,生命力强,结的籽多,比如石榴、南瓜,这是从功能性上去联系的。

另外有些瓜果呢,沾光有个好名字,比如花生、枣子、桂圆,名字的谐音容易和生养后代联系上,人们乐得讨一个彩头。

在影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妇女去庙里求子。她们求的是谁呢?送子观音算一个。

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送子观音,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文化的创造。

在送子观音图中,观音或坐或立,怀中抱着一个孩子,重点是双手呈现一个外送的姿势,这才叫送子观音。

想生育的妇女,如果求子心切,可以在年初绣一双小鞋,呈放在观音像前面。

过了几个月如果没怀孕,就把鞋取回去,如果真的得了子,那小鞋自然而然就送给观音了。这双小鞋,实际寄托了夫妇虔诚的生育愿望。

除了送子观音,娘娘庙里的送子娘娘,年画上的张仙,共同在传统民俗中扮演了送子的角色。

成功怀孕之后呢,就是胎教了。经常有新闻说,孩子还在肚子里,妈妈就给孩子听交响乐,听外语,没事儿就看世界名画。

作者认为这种方式不太好,胎教应该注重熏陶孩子的心性,而不是什么特别的技能。

据说,古代的胎教是从周文王的母亲开始的,周母怀孕期间,眼睛不看邪恶的东西,耳朵不听污秽的言语,嘴里也不说傲慢无礼的话。

后来出生的周文王,成长为历史上著名的圣主。

古人还提出了“保孕六说”:除烦恼;禁房劳;戒生冷;慎寒温;服药饵;宜静养。确保顺利生产,母子平安,“一门有庆”。

接子礼:行礼接子,礼乐传家

婴儿新生,称为“落草”或者“落婴”。

《红楼梦》里写初生的贾宝玉“颈上挂着长命锁,寄名符,另外还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在很多地区,“落草”的同时要“踩生”。

作家刘绍棠先生写过一篇叫《踩生》的散文,说有天早晨,母亲在地头喊他,让他去一户人家借把镰刀。

他刚踏进人家家门,屋里就响起婴儿的啼哭,一位大娘从屋里迎出来,说:“生了生了!贵人踩生,这孩子的命不错……”

刘绍棠这才明白,借镰刀只是个由头,母亲是让他来做踩生人。婴儿落地时,谁正巧踏进门槛,谁就是孩子的踩生人。

据说踩生人要尽量挑有地位有才气的人,这样能给孩子带来好运。刘绍棠当时在县城读重点高中,在那个年代,算是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了。他很自豪当这个踩生人。

新生命降世后,父亲要尽早去报喜,尤其是孩子外公外婆家,喜讯更是要及时送到。

很多地方报喜时,要送上红鸡蛋,也叫“喜蛋”。外公外婆收下“喜蛋”后,要加倍送还,由女婿带回去,分送给亲朋好友。

分食红鸡蛋的习俗由来已久,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和生育的敬意。民间流传有“刘备招亲”的故事,红蛋在里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东吴想把刘备占据的荆州要回来,怎么办呢?周瑜想了一条计策——假招亲,真扣留。

要刘备前来吴国迎娶吴国公主,刘备一旦来了吴国,就把他扣下,不怕他不还荆州!

这边儿的诸葛亮略一思索,就识破了此计。他让赵云带上成堆的红蛋,护送刘备去东吴。

到了东吴,见人就送红蛋,说这是汉朝皇家的规矩,寓意刘皇叔与孙尚香喜结连理,还可以让吴国太早早抱上小外孙。

东吴人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来讨红鸡蛋,沾喜气。吴国太听说了消息,大喜过望,让孙权立即筹办这门婚事。

孙权无奈,本来是个计谋,没想到给逼成真的了,于是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做“踩生”和送“喜蛋”之后,就要精心照料孩子长大了。

孩子满月之后,办一场满月酒,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共同送上祝福。周岁时,有些地方会让孩子“抓周”,期望孩子以后谋取一份体面的营生,一辈子尊荣显贵。

童蒙礼:礼润童心,养性立志

幼儿长到六七岁,就要发蒙读书了。古代的教育系统相当完备,《礼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这句说是说孩子有四个途径接受教育,设在家里的叫“塾”,设在乡间叫“庠”,请老师来教的叫“序”,而官府设立的叫“学”。

发蒙的孩子,大多进的是“塾”。然而“塾”又分三种,分别是家塾、私塾和义塾。

家塾通常是一个大家族开办,请来有学识的先生专门教育家族子女,只有大户人家才办得起家塾,通常是官宦家庭和地主富商,普通人家就别想了。

私塾呢,是先生自己开办的,就近招生。

而义塾,通常是官民捐钱办起来的,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半公益性质,学费相对低一些。

在这里我们插句题外话,古代的识字率是相当低的,没读过书的孩子,要比读过书的孩子多出许多去。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幸运万分了。

新生入学,“入学礼”备受重视,这个仪式还叫“开书”、“破学”或者“破蒙”。

根据《礼记》流传下来的“入学礼”,千年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是人生四大礼之一,和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入学礼第一步,要正衣冠,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入学当天,孩童们一一站立,教书先生依次正好他们的衣冠,大家恭恭敬敬地站上一会儿,才能进学堂。

进了学堂,孩童要行拜师礼。先拜至圣先师孔子,再拜先生。随后向先生赠礼,赠礼不能随便赠,要赠“六礼束脩”.

实际上是六种食物,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瘦肉条,代表勤奋好学、苦心教育、早早高中、功德圆满等寓意。

接下来,要净手。也就是到水盆中洗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净手寓意着静心,期望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最后一步是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间,点一个红点,好像长了一颗红痣。

身上长痣的“痣”和智慧的“智”同音,意味着开始智慧,眼明心亮,在日后的学习中一点就通。

童蒙礼,至此全部结束。古代的启蒙教育,以德育为先,先把立身处世的根基打牢,再去研究学问。

成人礼:青春飞扬,早成大器

少年进入成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古代华夏民族非常重视成年仪式。

《礼记》开篇就讲,“冠者,礼之始也。”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娶妻;古代女子十五岁行笄礼,之后可以嫁人。

具体来说,冠礼的程序是“三加”,笄礼的程序是“三拜”。

“三加”,简单来说就是给男子加三次帽子。

第一次加的是“辎布冠”,黑色麻布做成的帽子,提醒男子要加强修养,稳重持家。

第二次加的是“皮弁冠”,这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以前是作官服用的,表示男子就要踏进仕途或者走进兵营,为国家尽职尽责。

第三次加的是“爵弁冠”,样子像古人喝酒用的杯子,这种帽子相传是祭祀的时候用的,表示男子可以正式参加家族祭祀了,同时要注重礼仪,敬畏先祖。

“三加”,其实是士人阶层的标准冠礼。往上,诸侯、天子要“四加”甚至“五加”。往下,普通百姓往往“一加”就够了。

唐代杜甫有诗《兵车行》——“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马上要参军,里正匆匆给他头上裹一块布,这就算是成年了。

女子十五岁行笄礼,有“三拜”

。一拜,面向父母,感念养育之恩;二拜,面向师长,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三拜,面向家庙,寓意传承家训、振兴家族。

笄,是发钗簪子的意思,在“三拜”的过程中,要有不同的人为女子戴上不同的发钗,分别带来不同的寓意。

到现在,孩子十八岁时,许多家庭带孩子去游乐一番,或者吃喝一顿了事。作者认为这些做法欠妥,其实古代的成人礼中,有很多闪光点可以挖掘。

不过,我们也看到不少地方在复兴成人礼。

年,北京八中举行了一场集体成人礼,家长给孩子们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有孩子出生当天的报纸,孩子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孩子捣蛋破坏的各种东西等等。

看到这些,不少人泪流满面,这场成人礼别具一番温情。

婚礼:琴瑟相和,百年好合

婚礼中的这个“婚”字,其实早先写作“昏”,黄昏的“昏”。

因为古代先民的迎亲礼,要在黄昏举行。黄昏时刻,白天消逝,夜晚来临,有“阳往阴来”的意思。而古人认为男属阳,女属阴,黄昏娶亲,正好对应了天象。

后来,黄昏的“昏”加上了女字旁,变成了婚礼的“婚”,迎亲便不再限制于黄昏了。但我们最好知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

相比其他重大礼仪,其实婚礼保留下来的传统礼仪,算是比较多的了。古代六礼中,很多东西现在还能看到。

婚仪六礼,第一礼叫“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送上大雁作为礼物。

为什么要送雁?有人认为大雁南来北往顺乎阴阳,象征男女阴阳和顺。也有人说,大雁雌雄成双,一只死亡,另一只就不再择偶,象征忠贞的爱情。

第二礼叫“问名”。男方请使者去拜访女方父母,请问女方的名讳、排辈、生辰八字等信息。女方家要设宴款待使者,最后由女子父亲送使者出门。

第三礼叫“纳吉”。男方家根据得到的信息,挑选吉日吉时在祖庙占卜,看两人是否般配。如果获得吉兆,就向女方家报喜,这就叫纳吉。事情走到这一步,婚约就算确定了。

第四礼叫“纳征”,有些地方也叫“纳成”。在这一阶段,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去聘礼。

在周代,聘礼中有俪皮,俪皮是成对的鹿皮,有配偶成双的寓意。那时候的聘礼,注重的是象征意义,而非钱财,后来,聘礼才逐步被金银钱财所取代。

第五礼叫“请期”。男方家挑选好结婚的黄道吉日后,请使者带着大雁去女方家,征求女方的同意。

实际上,娶亲的日子一般是由男方家决定的,所谓的“请期”只是谦辞,客套一下,所以后人也叫“请期”为“告期”,告诉你日子。

第六礼,最后一礼,叫“亲迎”。到了迎亲那天,新郎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父亲迎出门外,接新郎入内。迎出新娘之后,新郎快马加鞭,先赶到自家门外等候,接新娘入门。

走完六礼,婚礼的主要程序就算完成了。

各个历史时期,婚礼的样貌还是很不一样的。《礼记》中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认为婚礼是人生的一个自然过程,不必大操大办。

先秦时期,古人确实不随礼,崇尚俭朴,甚至没什么喜庆的气氛。

秦汉时期,婚礼开始讲究起来。汉高祖刘邦曾下令,禁止嫁娶的时候饮酒食肉,这从反面证明,当时很多人已经这么干了。

后来汉宣帝刘询下了一道“开酒令”,本意是让民间婚礼热闹一点儿,欢乐和谐。没想到闸门一打开,奢靡之风四起,再也刹不住车。

魏晋南北朝,奢侈风越刮越猛。“掀盖头”“行交拜礼”“闹洞房”等很多花样,都是在晋代发明的。

婚礼花费大到什么程度,甚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唐宋时期,婚礼花样更多,不过随着社会稳定,不再成为突出的问题了。

进入元代,大操大办依然盛行,有些男女想结婚而结不成婚,只因成本太高了。

后来,元代朝廷终于颁了一道“限酒令”,要求举办婚礼宴席务必节省。

如今,随着社会变迁,尤其是大规模的城市化,婚礼习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者仍希望我们能从传统婚礼礼仪中寻找到智慧,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丧礼:礼遇生命,庄严落幕

当生命走到尽头,生者需要为死者办一场庄重的告别仪式,寄托哀思。作者说,华夏传统丧葬礼仪的核心是“事死如事生”,如同送在世的人去远行。

按照古礼,出丧阶段主要包括招魂、讣告、沐浴、饭含等程序。

招魂,是为了祈求死者复生。这个习俗在秦汉时期盛行,唐宋以后才慢慢衰落。招魂带有明显的巫术色彩,希望死者的魂魄能回归本体,重新复生。

也有人分析,古时医疗条件不发达,人将死未死之际,常常有误判的情况出现,招魂的同时,人们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确定状况,说不定病人就回转过来了,这也情有可原。

后来医疗水平上去了,误判的情况少了,招魂自然也就随着少了。招魂,其实混合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复杂感情。

一旦确定家中亲人完全死亡,全族人立即换上素服,摘下一切金玉饰品,马上把死讯告知给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这个过程叫“讣告”。

讣告必须火速发出,不能疏漏,更不能藏着掖着。正式讣告上写明了死者名讳、履历及生卒年月,还有出殡日期,人家凭此前来吊唁,缅怀死者。

接下来是沐浴,清洁死者的身体。死者为男性,则由男性亲人完成,死者为女性,则由女性亲人完成。

指甲、胡须,也得仔细修剪,剪下来的指甲毛发,仔细放好,以后还要随死者一同入殓。

所谓“饭含”,意思是不能让死者饿着肚子上路。沐浴之后,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等物。

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在殷商墓中就已发现。而且各朝各代都有明确的等级,比如汉代,天子含玉、诸侯含珠,卿大夫含贝。

吊丧、入殓之后,亲人还要为死者守丧,也叫丁忧。缅怀死者,寄托哀思。之后还有“头七”“三七”“五七”,各有一套仪式。

近代以来,丧礼习俗发生了另外巨大的改变。

19世纪末,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开设了殡仪馆,租界当局规定,死者死亡24小时内,必须送往殡仪馆。

虽然招致了很多中国人的不满,但这确实有利于防范疫病,阻止细菌传播。

另外,当时上海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公墓,这种形式,也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作者写作这本书,与读者讨论中国传统礼仪,并不是要让大家把几千年的繁文缛节重新捡起来。

相反,他十分重视移风易俗,适合当下的礼仪,有意义的礼仪,才是值得我们在行动中发扬的。

今天我们聊了怀子礼、接子礼、童蒙礼、成人礼、婚礼和丧礼,基本上涵盖了一个人的一生。

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些许的启发,也能给将要结婚的朋友聊聊古时的婚礼,给求学的后辈讲讲传统的求学礼。

本期图书为《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好书项目组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