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在这些山林当中,有着很多的野生植物,也有着很多可以食用的野果。在以前的时候,这些野果是不少农村朋友常吃的零食,比如桑葚、刺泡儿、拐枣、刺梨等等。现如今随着人们对这些野果资源的开发利用,让不少野果都发展成了水果,但有些野果依旧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可以说开发的没有那么彻底。其中就有种叫做“软枣猕猴桃”的野果,它在国外早已被开发,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成为了十分畅销的水果,其地位类似于蓝莓、树莓。而在国内,软枣猕猴桃一直顶着野果的身份,不仅种植的人少,很多人还认为它是种植陷阱。现在在一些大型的进口超市里,经常能看到软枣猕猴桃,其售价不菲,一小盒的标价可能就接近百元,不少城里的朋友还以为这是一种来自国外的稀有水果呢。实际上软枣猕猴桃是并不是外国水果,而是原产于我国的野果,是正儿八经的本土果子。有资料记载,早在多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把它作为野果食用了。而很多90年代以前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应该在山里采摘过软枣猕猴桃来吃过吧。在民间,软枣猕猴桃的叫法很多,如圆枣、软枣子、山软枣、野猕猴桃等等,是种十分好吃的野果,味道酸甜可口。不过软枣猕猴桃好吃是好吃,但在国内开发的却不好,反倒是在国外,软枣猕猴桃成了香饽饽。根据资料记载,软枣猕猴桃是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被新西兰的传教士带回本国,进行驯化培育并大力种植,随后在北美、欧洲等国传播开来,实现了由野果到水果的跨越。然而在国内,软枣猕猴桃至今依旧算是野果,至少在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软枣猕猴桃仍是人们眼中的野果。很少有农民会专门去种植它,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农民认为软枣猕猴桃种植就是个陷阱,这是咋回事呢?一种本土野果在国内没发展起来,反倒是在国外发展的热火朝天!仔细想一想,其实也可以理解。首先,猕猴桃在国内的市场很大,名气响亮,但软枣猕猴桃却并非如此,除了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可能听过它的名字之外,很多城里的朋友对软枣猕猴桃并不熟悉,都以为它是一种新品水果,或者进口水果,这就给它的销售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其次,吃过软枣猕猴桃的朋友应该知道,软枣猕猴桃和草莓差不多,是一种没有皮的水果,十分不易保存,必须熟了才能采摘,采摘之后短时间内就得卖掉。而普通猕猴桃可以提前采摘,之后再慢慢催熟都行。其三,很多苗木公司为了高价售卖软枣猕猴桃的苗木,对其胡乱吹嘘,说什么好吃易种、零下30度冻不死、价格是普通猕猴桃的10倍等等,甚至还有种了高价回收、出押金免费提供苗木等。净是一些骗人的鬼话,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反正笔者最近1、2年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消息。这样的信息多了,即使不是种植陷阱,也会让人认为是种植陷阱了。其四,国内的水果销售环境和国外的不同,国外都是走精品水果路线,而国内则习惯了走量,薄利多销,而软枣猕猴桃想要靠走量来销售,目前来说还有点不现实。总得来说,软枣猕猴桃确实是一种好水果,不然也不会在国外得到大力发展。但国内的水果环境就这样,种植户作为水果市场的底层,也没有推广、深加工的能力,真要去搞这块的种植,风险还是很大。目前国内的软枣猕猴桃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农民从山上采摘一些野生的拿去卖。软枣猕猴桃的适应性很广,北方的长白山区可以生长,陕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大量分布。如果将这些地区的软枣猕猴桃资源开发出来,相信不比国外的差,任重道远啊!各位朋友,你如何看待软枣猕猴桃的这种情况?欢迎留言交流!三农观察
鼓励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