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阳不产枣,仙桃不产桃地名为什么要名不副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http://m.39.net/pf/a_6698604.html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10min

在中国众多地名中,有很多一望便知其义的。比如,山西,以位于太行山以西得名;河南,是因为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为界……如果了解中国地名文化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命名原则,那么像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江阴位于长江之南也就显得很直白了。

但也有一些地名,光看名字,很容易被带偏。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一类地名。

按地名中的“名”“实”相符程度,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形。

“实”里无“名”

有些地名里的某些字眼所预示的涵义,在实际当中并没有。

比如,在北京这个内陆城市,有很多带“海”字的地名,如中南海、什刹海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什刹海为例,其名得于元代。当时的北京水系发达,如今的积水潭、什刹海以及德胜门外原有的一片水域太平湖,在元代是连成一片的,是古高梁河在南迁之后形成的天然湖泊。南方的漕粮、布匹、日用百货等经京杭大运河均可直通积水潭。在蒙古语里,湖泊、水塘都被称作“海子”。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就是因为看中了这片水域,才确定以此为中心建设新城。

元朝佛教盛行,不久之后,这片水域周围建起了许多寺庙、尼姑庵以及道观,因而就有了“十刹九庵一庙”的说法,因古文中“什”通“十”,慢慢这片水域就被称为“什刹海”了。今天位于什刹海附近的广化寺、火神庙,均建成或重修于元代。至于中南海之名的由来,与什刹海大体相似。

往日的什刹海如今被分为三个部分。图源/网络

再以枣阳为例,作为湖北省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名字里带个“枣”字,但这里却不生产枣。

枣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家,在设县前为一个村子,初次取名枣阳是在隋朝,在此之前,名为广昌县,为避太子杨广名讳而改名。至于为什么要取名叫枣阳,一说是因为当地有个枣阳村;另一说是枣阳的“枣”字由“棘”的古体“棗”字转书而来,而古代棘阳县与今天的枣阳县并不远,故此有“昔为棘阳,今为枣阳”之说;还有种说法是枣阳古时枣树众多,前人以枣树多、枣子大取名枣阳。

不过,枣阳历史上长期无枣的现实,让第三种说法很缺乏说服力。至于到底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抑或还有别的原因,千百年来人们为此争论不休。

再说一个湖北仙桃,名中有“桃”但不产桃。仙桃这个地方,从古代到近代,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叫沔阳,年撤县建市更名为仙桃。至于改名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沔”字既不好认也不好写,就采用了当地的民间传说改为“仙桃”。

红色部分为仙桃市,几经调整,仅从图右的尖角依稀能看出桃形。图源/网络

湖北文史记载的传说有好几种,除了像孙悟空和仙女之类太过玄乎之外,有两种倒是听来合理。一种是和地理形状有关,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呈桃形,明代时取名“仙桃”。另一种是谐音,唐代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命携一只仙鹅赴唐朝进贡,途经沔阳境内,不料仙鹅逃遁,仓促间,缅伯高只抓住一片鹅毛。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将鹅毛进贡给太宗皇帝,并说道:“仙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鹅逃遁,倒地哭嚎啕。上奏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太宗听后,就收下了这片鹅毛,并回赠一些中原特产给缅伯高。

后来,人们把仙鹅逃走的地方取名“仙鹅逃”,又称“仙逃”,后来“仙逃”就变成了“仙桃”。

当然,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枣阳无枣、仙桃无桃的尴尬现象已经成为历史,近些年,枣阳大规模引进种植“懒汉冬枣”和“中华蟠枣”两个冬枣品种,仙桃引进并改良的“仙桃一号”都成功走向市场。再过几年,等这些枣和桃在国内打出知名度,枣阳和仙桃可就是名副其实了。

类似的地名还有很多,像浙江的湖州之名,本取之于太湖,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太湖,却没有一点属于湖州。另外,像铁岭、银川这样的,也很容易引起误会,因为铁岭无铁,银川无银。这些地名背后,同上面几个地名一样,都有一定文化历史渊源,这里不作细说。

除了名里无实之外,还有一种是名大于实,也就是它的“名”根本接不住它的“实”。

名大于实

说一个比较常见的“名大于实”的代表——山东省。很多人以为,山东与山西是以太行山分界,一东一西,实则不然。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年,金朝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里的“山”,主要仍然指的是崤山。年,朱元璋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有了今天山东省的雏形,不过当时的山东,管辖着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带,比今天大多了。清初设置山东省。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来,太行山东边还有河北省的大片区域,而山东仅仅有一小部分算是太行山的正东方。

太行山脉。图源/网络

说完大的,再说几个小的。比如,青海省有两个地名,与中国的两个省同名,一个叫海南州,一个叫河南县。海南州的全称叫海南藏族自治州,因位于我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之南而得名,年由海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海南藏族自治州,一直沿用至今。不过,海南州仅仅是行政级别上比海南省低而已,要论土地面积,它占地4.45万平方公里,足足比海南省多出近1万平方公里。

海南州地图。图源/网络

河南县与海南州相似,因位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全称是河南蒙古自治县,与千里之外的河南省一点关系也没有。

而在河南境内,也有个名过其实的地方,叫陕县(现为陕州区),如果都用简称的话,那就和陕西省没啥区别了。虽然此“陕”非彼“陕”,但二者在历史上却也有一定的关联。

西周时期,武王去世,即位的成王年幼,靠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召公奭辅政。考虑到西周的地盘太大,不好管理,周公、召公决定分而治之,分界点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市的陕州区,过去叫陕县。《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今天的陕西省,源自宋朝设的陕西路。宋时的得名原因则源自周、召二公分治之说。

今天的三门峡市陕州区所在位置,与陕西省相邻。来源/天地图

还有一个叫徽县的地方,乍一看,恐怕很多人以为是在安徽省,实则徽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它在历史上叫过很多名字,如河池、广化、南凤等,直到元代,因当地有个驿站叫徽山驿,故改名为徽州,清代时被降级为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叫徽成县,年又改回徽县,一直用到现在。

众多名不副实的地名中,最具迷惑性的,恐怕要属我们要说的第三种了。

名实相悖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要属广东的海陆丰地区。

海陆丰地区,由海丰和陆丰两个地区拼合而来,是广东汕尾市的旧称,位于广东东部,汇集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片区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革命根据地,目前,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两个地方,即海丰县和陆丰市(县级),二者同归汕尾市管辖。

汕尾市地图

这两个地名的奇特之处在于,海丰明明名里带着“海”,但其“海”味儿却大大弱于陆丰。海丰境内尽管有长沙湾、高螺湾、九龙湾3大海湾,但陆丰的海岸更曲折,港湾更多,沿海有乌坎、甲子、碣石、湖东、金厢5个港口,18个岛屿,个海礁。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来,陆丰的碣石镇明显凸出在大海里,而东北方向的甲东镇则三面环海,孤悬海外,靠甲东大桥与西边的甲子镇相连。单从这点看,陆丰更有理由叫海丰。

海丰,陆丰区位图。图源/网络

海丰是有名的千年古县,早在东晋时期即置海丰县。之所以取名“海丰”,据清嘉庆《惠州府志》和《岭南杂志》记载:“海丰,亦称南丰,以大海在邑南故云。”海丰取义于“水族甚多、南海物丰”而得名,所以,早年的海丰县,实际上包括今天的汕尾市和陆丰市在内,拥有大片海岸线,是名副其实的“海丰”。

南宋末年,张世杰、陆秀夫护送两个小皇帝来到海丰的甲子镇,准备与文天祥会师。后来文天祥兵败,在此被俘,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从此南逃,在崖山投海自尽,南宋王朝彻底灭亡。

明初,朱元璋在海丰县设碣石卫,下辖左、右、中、前、后以及海丰、平海、捷胜、甲子等9个千户所。卫所屯田分布在今汕尾市和惠来、惠东各地。今天的海丰平东镇龙吟塘、陆丰大安镇坎石潭等地居民,还保留着一种混合型汉语方言——军话,其祖先即为明代驻扎海丰的军人。

陆丰原是海丰的一部分。公元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地区建立安陆县,也就是后来的陆丰县。贞观年间,陆丰曾被并入海丰。到清朝雍正时重置陆丰县。年,海丰、陆丰两县划入汕尾市。年,陆丰撤县设市,属县级市,由汕尾市代管。之所以取“陆丰”名,据《陆丰县志》载:陆丰县“去古陆安故壤三十里,去海丰县七十里,乃撮举陆丰以名之,谓不忘其旧也”,即取“陆安”“海丰”各一字为名。

比陆丰和海丰地名更难理解的是海南的东方市。

东方市所在位置。来源/天地图

东方市是海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与名字相反的是,它位于海南的西南方,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据考证,西汉时期即在海南岛设置了16个县,其中的九龙县大体就是今天的东方市所在位置。隋朝时,在西汉九龙县故地上设立“感恩县”,这一名称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成立了东方县、东方黎族自治县,年撤县设市,东方黎族自治县改称东方市。

之所以叫“东方”,是因为在东方市东部山区的东方镇(现已改称东河镇),有三个黎族村落——东方村、中方村和西方村。“方”在黎族语言中是“村”的意思。在新中国第一次设县时,县城就设在当时的东方镇附近,因此得名。“东方”只是黎语地名而已,它的实际意义与地理方位没有丝毫关系。

所以,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不能简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和判断。也正是这一点,说明了我们国土幅员辽阔,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END

作者丨番茄汁

编辑

詹茜卉

校对

古月

排版

于嘉夫

封面

电视剧《忽必烈》传奇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