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良/文
入了腊月一天快似一天,“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不说着说着,就到了年集。喇叭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政府大院门外就是集,喊三五同事赶年集。
大集上人流如织,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新式服装挂满了街的两旁,一架架鲜红的猪肉成匹的放在桌上,肥头大耳的屠户挥舞着砍刀不停的忙活。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集,洋溢着农民内心的欢乐,折射出丰收的农民对新生活的信心。年集,聚焦着乡村厚重的乡村民俗文化。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但是古老的民族传统依然在人们的生活和心理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年集依然能够满足将广大农村过年的气氛渲染得浓浓的、暖暖的。每逢过年都能勾起我对过去赶年集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村庄还在雾笼罩之中,挑担、推车的一齐向集上涌去,大人们买年货,而我们是在赶热闹,听说书、看放鞭炮、吃冰糖葫芦。小伙和姑娘是来处朋友、逛市场的。
喝一碗丸子汤,点上辣椒油,热腾腾的,三九天里直喝得满头大汗。会喝酒的打上一碗酒,要盘花生米,买上一碟羊杂碎,三、五人一围,喝得津津有味,直到天黑才回家,一年就盼着赶个年集。
东郭大集历史悠久,地处山区和平原的结合部,逢农历四、九为大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头,这里的人们也没有停止过做生意,曾经以大姑娘从怀里掏着热腾腾的馍馍,吆喝着“我的大,我的白”而至今传为佳话。每逢年集,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人们,将三街五巷堵得水泄不通,从早晨五点钟到晚上七点多钟,都是满满,小商小贩来自十几个县市,集日更是体现年味的地方。
在年画市场,往年卖的都是美女画,现在都是风景照、领袖像和各式各样的地图。今年是兔年,各式美兔照占了很大位置。买红纸回家找人写的已很少,较多的农民都是买金光闪闪的印刷春联。三、五个现场写春联的,生意还不错,那都是企业的老板,专门请书法大师写几幅厂门口大春联的。走到农贸市场,正遇着农技站的田学贵站长。“过去人们赶年集买年货,年后化肥农药市场才火爆。今年不同了,年前买化肥的排成队。”一位老农高兴地说:“昨天俺又按了手印,国家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咱庄户人种地有赚头了。趁年前有点钱,买点化肥,吃完饺子就下地追肥。”
在供销社超市门口,北部山区安上村的冯统岩和上黄庄的赵海涛两位村书记,正提着大包小包从超市里出来。“现在咱农村也有了超市,价格公道,商品正宗,逛一趟超市,什么都买全了”。集市上人山人海,红红的冰糖葫芦,拉着红丝子的柿饼,又大又脆的苹果,黄橙橙的甜梨,栗子、核桃、圆枣子一应俱全。特别在花市,过去的纸花、绢花、塑料花已很少见,而腊梅、仙客来、杜鹃等鲜花一盆盆姹紫嫣红,把个冬日装点得仿佛春天已经提前来到。
香箔市场非常红火,卖香箔的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东郭街有多户生产香箔,每年一入腊月,上千人在全国各地派香,做香箔生意。这一民俗产品已成为前、后、中三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好多农户靠做香箔走上了致富路。集市上盘香、高香、檀香,粗包装、小包装、精包装应有尽有,招揽顾客的声音不绝于耳。“同志买高香吧,这种香烧完会现‘全家平安’几个大字!”
改革开放后,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接踵而来,但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在中国农民的位置,何时也替代不了。年集更是反映农村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全景照。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在海内外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随笔、小说作品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几十篇散文获国家省市大赛奖励或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